第9节(1 / 2)

陪太子读书 雾十 2623 字 29天前

三公主万万没想到,太子竟回了这么一个可怕的画风,她再会玩,也被这样与众不同的太子给弄了个手足无措。

“你在说什么鬼话?!”三公主有些烦躁,太子竟没有按照她的设想来。

顾乔抬头,深深的看了眼公主,然后便再没有多话了,恰到好处的留白,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控诉。他在让人驱车离开,与三公主擦肩而过时,道了一句所有人都能听到的话:“孤与世子都曾想拿真心饲恶虎。不管皇姊相信与否,孤做这些,只是不想再教世子也经历一遍孤所经历的。”

真正的弱,不是通过一直是弱势群体才能体现的;还有一种手段叫反差,越是往日里强大的,才越会让人心疼。

哀莫大于心死。

武帝看着玄铁卫报上来的内容,脑袋嗡的一下就炸开了,里面不仅有太子与三公主的对话,还有顾世子这些年的境遇与昨晚赶虫离家的经历,越看越让武帝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嫡子的未尽之言。

过往拿你们当一家人,所以吵吵闹闹不计较。

如今才意识到,你们是真的要杀我,根本没把我当一家人。

我却还是很没出息的仍下不了狠手杀回去,但我可以选择眼不见心不烦。

武帝是越脑补,越心酸,他的宝贝太子,好惨一儿子。武帝在狠狠砸烂了一御书房的东西,心中再没了犹豫,对玄铁卫吩咐了下去:“三公主和十皇子怎么还在宫中?教他们这种目中无亲的人都给朕滚!十日,是最后的期限!”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小乔这种行为俗称……虐粉,固粉,提纯了一波武帝。

第十二章

周叔辩万万没想到,在帮太子表哥办成了一件事后,紧接着就有新的差事在等着他了,还是伴读考试这般重要的大事!

在家里接到来自东宫的口谕时,周叔辩难掩激动,冲出去就对着院子吼了那么几嗓子。

畅意抒怀。

很快,隔壁他四弟的院子,就吼了回来,还附带了一句:“三百!”他完成了今日的三百次拉弓。

五弟、六弟也紧随其后,不甘示弱地接力吼了起来,此起彼伏,实在是幼稚。

周叔辩自觉他已经脱离了这样的低级趣味,超脱了凡尘俗事,他不一样了,他升华了,他连续得到了太子表哥两个差事!

这是不是说明他的春天就要来了?勤勤恳恳跟在太子表哥身边这么多年,总算让表哥看到并肯定了他的努力!想哭。

周叔辩恨不能拉来所有的兄弟姐妹,发表一通催人泪下的获奖感言。

中心主题不过一句话——他,周.钮钴禄.叔辩,不比任何一个伴读差!

太子八个伴读,均选自勋贵、朝臣之家,他们都将成为太子入朝后最原始的班底,也是最有力的臂膀。周皇后当年特地在两个势力中,各挑了一半来维持平衡。在太子殿下和周皇后面前,这些伴读亦是情同手足,平和友善。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八个伴读,合纵连横,私底下不知道搞出了多少个小团体,不是今日东风压倒西风,就是明日西风压倒东风,反正总是要暗潮汹涌一番,争出个子丑寅卯的。

太子深谙驭下的制衡之术,不偏爱,很公平,帮谁不帮谁的,从不一定。

只有周叔辩是这些伴读里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那一个。

他与太子的血脉联系,就是一道天然的免死金牌,虽因为脑子不够不得太子重用,却也没有被太子边缘化,甚至三不五时的还会被太子指点一番。引了不少人的红眼,特别是以温篆为中心,自诩为聪明人的那一派,很是看不惯周叔辩这样的德不配位。

周叔辩也很清楚那些伴读在背后都是怎么说他的,可他当时没有底气啊,他就是脑子不好,又不太会办差事,事实胜于雄辩,没的反驳。

今时不同往日,周叔辩都恨不能把太子的口谕,写到温篆的脑瓜子顶上了。

他表哥不仅让他主管伴读选拔一事,还规定除了他以外的所有伴读都要一并参加考试,这是为什么?当然是因为他表哥知道他文的不行,特意在照顾他啊!

简直要开心得飞起了。

唯一的问题是,周叔辩……也不知道该怎么准备这个考试。伴读考试,闻所未闻。周叔辩回忆了一下自己当年是怎么入选的,流程特别简单,就是先被阿爹、阿娘耳提面命要听话、要老实,然后再被皇后姑母招进宫,随便问了几个类似于“愿不愿意和你表哥一起读书啊”的问题,最后就成功了。

周叔辩是个大老粗,苦思冥想也得不到结果,就只能进行场外求助了。

他找上了自己的父兄。

周叔辩的父亲是周家老大,周皇后的亲哥哥,随武帝南征北战,功勋彪炳千古。要不是暗伤太多,伤了根本,周大现在肯定更愿意请缨去边疆与蛮族对峙,而不是被像个老太爷一样地圈养在家里,和他爹——真正的周家老太爷——一起提笼遛鸟,浑噩度日。

听明白了儿子的来意,周大一下子就来了精神,“总算是有事干了”的表情显而易见。他当下就撸起袖子,替儿子招来了全家,准备开个盛大的内部讨论会。

争取做大做强。

这样的会议精神,愁得周家一群大老爷们直冒火。他们家一门武夫,不能说大字不识,但也是真的不通文墨,用手写出来的字就和用脚写出来的似的。让他们来对“怎么举办一场考试”提出积极建议,比杀了他们还要难。

考场什么的还好说,考试的规矩也可以照着殿试来,考生名单太子虽只给了一个顾乔并六个伴读,但京中多少才俊削尖了脑袋想当太子伴读,陪考的人也不愁。

唯一让人痛苦的是,考试卷子该怎么出啊?

“大郎你说。”周大点了自己的大儿子,他既是周大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周家的大公子。

周大公子已成家立业,入朝为官,却只是在京郊大营练兵,整日舞刀弄枪,好不快活。先头跟着先生读过的书,早就还回去了。他没什么周家大公子的派头,为人处世有点莽,但胜在性子好,武艺高,很对武帝的脾气。

周大公子什么都好,就是颜值上有点丧眉耷眼的,眉毛是个冲下的八字。平日里还好,一犯愁就会像个大写的囧。如今他就正用一张囧脸,为难地看着他爹:“儿子不会出卷。”

“二郎呢?”周大也知道指望不上他儿子。

周二公子是周大弟弟的嫡子,也到了当官的年纪,却是个浪子,整日里走马章台的,没个正形儿:“大伯,您就行行好,放过我吧。”

一圈儿郎问下来,就没一个成器的。

气得周大拿起御赐的拐杖,就想打人,十足十是个急脾气。

还是歪坐一旁,脑子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周老太爷,挺起身说了句公道话:“你行你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