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军事地理(1 / 2)

玩宋 春溪笛晓 2153 字 25天前

《玩宋》/春溪笛晓

要活得长长久久, 只能少操心, 少思虑,多放松放松。

第一五七章

关于官家的身体问题, 王雱早和司马琰商量过。即便司马琰没有亲自给官家看过诊, 却也知道自己在这件事上无能为力:和范仲淹他们这些平时不大注重自己身体情况的人不同, 官家身边有举国最优秀的太医, 能调理的方面太医们早设法调理了, 身体机能的衰退却很难逆转。

王雱能做的,也只有多给官家找些乐子舒缓心情。

官家将赵仲针接到庆宁宫的消息传开后, 要求立储的韩琦等人消停了。濮王去世未满三年,赵宗实还在为濮王服孝,既然官家将赵仲针留在宫中就是表明了态度:他属意立赵宗实为皇子, 不久的将来赵仲针将会是皇孙!

阅兵大典刚过, 立储之事又有了进展,韩琦和富弼心情舒畅, 开始着手准备春闱, 看看今年能迎进一批什么样的新鲜血液。至于王雱, 王雱最近如约定般给国子监的师弟们灌考前鸡汤, 让师弟们好好考, 加油考,不要丢了国子监的脸, 要是你们考上的人多,我亲自给你们画毕业照。

王雱搞完考前动员, 又溜达去接她媳妇。

一开始大伙还会因为状元郎让他媳妇儿去太医局开课的事惊讶, 后来他俩在街上瞎逛的次数多了,众人便也习惯了。这么好看的一对小夫妻,多上街走走多好,也能让他们多看两眼!

阅兵大典之后,武学招生容易多了,今年还有个王雱的同年申请转行去武学搞兵法教育。

这同年叫王韶,自幼熟读兵书,在军事方面很有天赋,他本改官为司理参军,管刑狱的,从各种渠道了解完阅开封的兵盛典后激动不已,回到家后在家里来回踱步,简直睡不着觉。他妻子与他少年结发,瞧见他这模样就知道他又要做出什么决定了,便劝说:“你若真想做,那便去做吧。”

王韶的打算是先转去武学任职几年,熟悉熟悉军中事务,而后正式由文转武。弃文从武的先例并不是没有,干文官工作他实在不得劲,如今他也三十出头了,不如早作决断!

于是王韶就干了。

王韶写了个很有水平的折子陈述自己在兵学一道的见解,积极表示自己想在武学发光发热然后再到战场上发光发热,总之,写得很有诚意。春闱在即,王韶也风尘仆仆地带着家小回到开封。

王雱得知王韶归京,当即呼朋唤友叫上在京的同年给他接风。

见到王雱等人,王韶也很是欢喜,一伙人酒一轮一轮地喝,说起近况,又说起远景,都是正当青壮之年的年轻人,聊什么都能接上话,从来没有冷场的时候。

高兴归高兴,王雱还是很想念身在外地的苏轼和沈括:“可惜子瞻和存中都外放了啊。”

兄弟俩改官时其实都能外放,但苏辙选择放弃外放机会留在京中就近奉养父母。苏辙听王雱提起兄长和好友,也点头说:“若是有他们在,一定会更热闹。”

其他人都很赞同,看王雱和苏轼他们互坑是极大的乐趣啊!

此时此刻,苏轼已到了凤翔府。凤翔府,离开封很远,离他的家乡也很远,他带着王弗,一路行至凤翔,感觉自己已毗邻西夏与吐蕃,触摸着大宋西境的边界。

苏轼和王弗说道:“凤翔是个好地方啊,来时元泽和我说这边养的鸡,肉质鲜嫩,味道极好,可以试试一种叫葫芦鸡的做法。而且这儿还很适合养猪,据说可能是因为水土问题,这边的肘子特别香!”

王弗觉得自从遇上王小状元之后,苏轼就绕不过养猪这事儿了。

……

这一年的春闱依然热热闹闹地展开,王安石在这次科举也有个差遣,叫详定官。殿试有三轮审核,一轮是初审,一轮是复审,最后交由详定官核定名次。

春闱这段时间王安石都老老实实闭门谢客,不与年轻士子们往来。对于科举,王安石的想法也是很多的,他认为现在的科举模式有挺大的缺陷,正逢春闱,和王雱关起书房门说话时免不了多聊几句。

王雱也觉得很有缺陷,只分文武,不分文理,真是岂有此理。理科生怎么能没有姓名!

不过,直接拿科举开刀动静太大,得一步一步来,科举保证公正性即可。改革考虑先从岗前培训开始,考是让你考上,具体授什么官得经过另外的考核。改官时考核也可以更有针对性,你想转什么岗位,先把对应的工作范围了解清楚、对应的参考资料学习过关,再来谈改官。

毕竟,即使是当个知县,那也能掌万人生死,不得不慎重!

这些东西,范仲淹和韩琦他们这几年都有慢慢塞一点在选官制度里,一年一年地填充和细化。除了王雱暗搓搓给师弟们增加难度时被人围堵了一波、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之外,根本没几个人反应过来。

王安石大致也知晓王雱闹腾的那些事,如今回头看看,选官制度似乎真的无声无息地完成了一次变革。

父子俩最后的意见就统一了,科举不过是一块敲门砖,要改,也只需要把它改得更公平、更全面。

王安石把王雱赶走,自己坐灯下对着自己的“改革方略”修修改改。他曾给官家上万言书,官家并没有答复,所以即便是在三司这个财政部门上班他也干得不太舒心。

但,儿子说得对,只要有心,多少总能做点。做出成效了,自然会上下一心,共同推行新法。

王安石修改完他的改革方略,又拿出本厚本子,开始写他的日记,日记的开头一般是这样的:“今日与吾儿谈话……吾儿聪慧过人,想法独特……”

时不时还会有这样的内容:“韩稚圭不知为何对吾儿颇上心”“文宽夫不知为何对吾儿颇上心”“官家不知为何对吾儿颇上心”“官家又留吾儿在禁中用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