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西班牙的渔网(2 / 2)

全球战国 混吃等死 2041 字 1个月前

说是分舰队,其实这支舰队单论能够开动的船舶却也不少:足足四十艘布雷艇,这里面有三十艘都是最近这一年,新加坡船舶修理厂的工人们在厂内技师的指导下粗制滥造的——说粗制滥造真不是冤枉他们。因为新加坡只是一个小岛,这个岛上极其缺乏各种原材料。这三十艘布雷艇的很多钢板,都不能称为钢板,而是技师们到处搜刮生铁,然后简单炼制了一下就铺上了船。以至于很多船只才下水不过两三天,锈蚀情况就极其严重。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能开动,能布雷就行。

除了这四十艘布雷艇,还有十艘犬养派过来支援的两千吨级雷击驱逐舰,没错,大明的犬养舰队这会儿的战舰数量,至少是两千吨级雷击舰已经开始迅速攀升了——大明造船厂的产能其实不小,之所以前期舰船数量不多,不过是因为那时候电气化技术难关没有攻破,在明知西班牙已经在电气化方面取得突破。大明不愿意大规模建造那种一出世就落后的老式铁甲舰罢了。

至于具体的打法也很简单:从新加坡港出来不远处,就是一片星罗棋布的小岛。这里航道复杂,最狭窄的地方只有37公里。周遇吉舰队的任务,就是在这些小岛之间的水道上铺满水雷。

当然,这种铺水雷也不是无脑铺:要事先留出一定的安全通道,让对方的船队进去,然后再用雷击舰从后面驱赶。迫使对方整条船队提速——之后就可以坐看对方的舰船接二连三的触雷了。

周遇吉麾下的几个数学较好的参谋这几天都快算吐了:水雷区的布置,预判对方舰队切入角度,水雷定深,乃至本方雷击舰队事先躲藏的地点,以及出击的角度等。在这个只有算盘的时代,几个航海、绘图参谋只觉得自己的手指这几天都不是自己的了。总算是马六甲海峡处于赤道附近的无风区,一年四季都没啥风浪,海面以下的洋流速度也极慢。不然他们还得计算洋流对布雷的影响……

到了9月20日,北面的犬养舰队发来消息:敌军果然在马来半岛最狭窄的春蓬府附近下了船。而大量的空载运输船在敌海军主力舰队的护送下,正朝着新加坡驶来。于是周遇吉带头,新加坡雷击舰队的众人写下遗书,割下发髻,全舰队出海了。

……

“该死的,后面的那艘中国军舰一直吊在我们身后。真是烦死了!”

“嗯……我觉得应该是换了一艘吧?毕竟两千吨级的高速战舰,在海上哪有这么长的自持力?”

“加西亚,不管对方是否换了一艘军舰,总之,最近一个月来,我们的行踪始终都在中国人的注视之下。这种追不上,赶不走的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

“阁下,这些都是小事。我担心的是,为了给如此庞大的运输舰队护航,我们抽空了从班达亚齐到新加坡的所有军舰,这些无耻的中国人会不会趁着我们的这段空窗期,在马六甲海峡铺设水雷?”

“哼,这不用猜,肯定会的。”

“那我们怎么办?是不是要去走巽他海峡?”

“不行的,加西亚,你要知道,陆军此时被我们扔在了春蓬府。那个地方最窄的克拉地峡,总共才56公里。那么狭长的地方,兵力根本展不开。而且半岛西侧到处都是泥泞的滩涂,接应地点也只有固定的那么一两个,若是中国人的陆军提前赶到……总之,我们必须要抓紧时间,力争在半个月内绕到马来半岛的西侧,接应陆军上船。走巽他海峡?那起码要40天,陆军等不了这么久!”

“可是那水雷阵?”

“哈哈,加西亚,这个问题,我已经有了办法。”

阿方索的办法是什么呢?说起来也很简单。庞大的西班牙船队在临近新加坡后,由于大明掌握着新加坡要塞,所以新加坡水道他们是不走的。这支船队在新加坡要塞黑洞洞的要塞炮的注视下,驶过新加坡港继续向南,来到了新加坡以南的巴淡岛南侧的海面,准备从这里进入马六甲海峡。

这个地方,周遇吉舰队当然也是铺满了水雷。但是在这里驶入马六甲有两个好处:其一,新加坡的要塞炮打不到这里。其二,更靠近赤道,水流更平缓,海面上真的没啥风。

9月25日清晨,二十五艘西班牙战舰,以及整整两百艘5000——15000吨的运输舰队抵达巴淡岛南侧海域。阿方索让整支舰队停了下来。然后,他一边把十八艘轻巡和驱逐舰全部撒出去做外围警戒。一边让各大型船只解下各自船体上搭载的救生艇。

是的,阿方索的计划就是:用沉入水中的,两只角加了配重物,保证下沉深度的渔网把水雷给打捞干净!

中西海军彼此交战多年,西班牙人对大明海军的水雷已经研究得很透彻了:一般而言,大明海军的水雷定深,就是在3.5——4.5米之间。而救生艇的吃水才多少?那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触雷的。

同时,大明海军的工程师们为了防止水雷被水压轻轻一挤就爆,所以在压力设计上设定的阈值是较高的。如此一来,渔网这样柔软的东西,就不会把水雷给压爆。

“怎么样?加西亚?近千艘救生艇一起打捞,每天怕不是能够捞起来上千颗水雷?如此一来,最多三天,我们就能清理出一条安全的水道。这可不比走巽他海峡省时省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