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死亲友的叮嘱和对神灵的感恩,让每一个有神迹诞生的地方,信仰都飞快的升华着。
圣经记载,人们亲眼所见,为主战死者的灵从神国归来,天使护送着他们。
他们降临人间,逢人便说,不用悲伤,不用哭泣,神是仁慈的,是伟大的。
生死不过是短暂的离别,信仰群星,终将会在神国之中再次相见。
足足持续了一个月的神迹,被教廷记载在已经成为信仰神器的原始圣经之上,被通传整个天下。
而这样笼罩了整个大陆,涉及到生死和感情的神迹,也让大陆上的信仰前所未有的凝聚起来。
大陆的文明已经如同大树一样,在群星文明的主干上发展成了一颗参天大树,
不同的修炼主干,演化出不同的修炼支脉,甚至再延展出不同的派系和势力。
就如同群星文明的树干上,一枝名为太阳的枝干,延展出诸如神光,烈阳,纯阳等等分支,分支上又长满了诸如光明山,纯阳宫,大日宗诸多势力一样。
本来按照这样的文明架构,信仰越往下应该是越稀薄的,至少时间久了肯定会变成这个样子。
但是方累一波天使护送信徒灵魂重返人间的神迹,让整个世界都看到了神的伟大和全能。
于是,哪怕是最邪恶的,最自私的门派,对众星之主的信仰也变得坚定起来。
甚至在他们自己的小本本上,也记载了众星之主的伟大。
文明的万世之基……就这么在一番无心插柳的操作下,隐约间有了雏形。
虽然仅仅是雏形而已,但是方累相信,自己的信徒们会小心呵护这个雏形,让文明本身变得坚不可摧!
神迹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一年,一年之后所有的信徒和天使全都返回了神国之中。
给自己的信徒和属神降下了神谕之后,方累便封闭了自己的神国,继续参悟起从武神那里得到的法门和经验。
所谓的法门和经验,实际上就是武神在用自己的规则替代天地本身规则的过程中的尝试和心得。
哪些成功了,哪些失败了,哪些无伤大雅,哪些会埋下隐患,哪些会产生直观的后果……这些东西都被方累所掌握。
方累只要避免犯武神犯过的那些错误,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
“替代规则……虽然不是创世纪那般伟大,但是也可以看做是一个站在世界的基础上,经营自己的小世界的过程。”
“因此这个世界必须严谨,天地和万物必须有着和谐而又完整的联系,每一个规则的应用都要恰到好处才行。”
“武神的道,在于以武演法,最终形成真武之乡这个完全属于武道的世界。”
“而我……应该基于群星的浩瀚,以群星的规则重新规划我的神国。”
“同时……能够穿梭两界是我最大的优势,因此在改造我的神国的时候,必须要让这种规则能够同时适用于两个世界才行。”
“虽然已经凝聚成实体的神国,承载了这方天地的群星规则,无法和我一同穿梭两界,但是我置身于两界群星规则之中沾染的规则烙印,却是可以让两个世界的规则互相取长补短。”
“现实世界凝聚了无穷想象的规则,可以让我在异世界掌握的规则更加完善。而异世界真正的神之规则的烙印,反馈到现实世界,也能让现实世界的规则变得愈发真实。”
“所以……同时塑造了我的国度的规则,必须要能够同时适应两个世界才行。”
神国之中,方累整个人处于一种玄妙的状态当中,置身于浩瀚的星空规则之中,他不断的整理着自己所掌握的力量,也不断的思考着自己未来的方向。
一个个念头在脑海之中生成,不断的推演演化,最终和武神的经验互相印证,又被方累一一放弃。
在这种状态之中,方累近乎是整个人都沉浸在规则和信仰的世界里。
他超越了生命本身的位格,成了更高维度的存在,从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去观察着世界的运转。
日升月落、风吹雨降、火烧雷鸣、土中蕴金、山川水流、凝水成冰……
自然界中种种全然不同的现象,在如此维度的方累的眼中,全都成为了自然而然的规则运转。
方累如同一个旁观者一样,静静的观察着规则的演化,同时心中也在不断的推演,属于自己的规则之中,到底有哪些是可以替代自然规则的。
越想,方累就越茫然,面对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
水从哪里来?水凝成冰要吸收热量,冰从天空掉落会有阻力,会有势能,还会有惯性……
火的本质是什么?火焰燃烧过后,为何会产生灰烬?
风又是什么?热气上升就能产生风?那魔法中的风刃又是什么?
一个又一个问题,化作无穷无尽的念头,将方累整个人包围,密密麻麻的根本无法完全解决。
但是方累的眼睛却是一点点的清明起来,大量的问题摆在那里,有着武神的经验作为参考,放在方累的眼中,那些问题却是在不断的融合在一起,化作一个个更加深奥,却直指本源的问题。
“问题太多了,根本不需要这么多问题。”
“就像盖房子一样,每一处都考虑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不如先从地基和框架搭起来。”
“那么……这个地基是什么?框架又是什么?”
“什么样的存在,才能算是一个世界的根本构成?”
方累喃喃自语,他的眼睛之中却是绽放出明亮的光芒。
世界,在这一刻在他眼中变得不一样了,他已经隐隐知道了,自己的世界应该怎么去演化。
“属于我的世界啊……”
方累感慨了一声,所有的执念全都消散了,摆在他眼前的,只有那被世界规则搭建起来,而后承载着群星规则的神国。
玄而又玄,直指本源。
“既然如此复杂,那索性便不看不想,从最源头开始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