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节(2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748 字 20天前

“对此次出使益州,有何计划?”

卫觊早有准备,却故意迟疑了片刻。“劝降怕是无望,能打听一些益州虚实,为大军向导,或许勉强能胜任。”

“说来听听。”说话间,来到郭嘉处理公务的舱中,郭嘉入座,命人上茶酒点心,又请卫觊入座。

“喏。”卫觊入座,接过茶,呷了一口,又吃了两块点心,接着说道:“间有明间、暗间,出使便是明间。之所以选我,除了大王宅心仁厚,给我机会立功以救家人之外,恐怕也和我曾在长安朝廷尚书台任职,认识一些益州士人有关。”

郭嘉一手捧着青瓷茶杯,一手摇着羽扇,面带微笑,静静地打量着卫觊。他对卫觊很好奇。卫觊此次出使的身份是郎中,与其说是出使,不如说是羞辱曹操,借刀杀人来得更准确些,但卫觊的几句话引起了他的兴趣,甚至考虑要不要把卫觊调到军情处来。

外圆内方,机敏狠厉,卫觊很适合为间。只不过这种人很难掌握,一不小心就会反噬。

卫觊知道郭嘉在打量他,也知道郭嘉擅长察颜观色,却佯作不知,迎着郭嘉的目光侃侃而谈。“此次河东不明形势,举兵附逆,固然与长安形势有关,也与闭目塞听,不了解关东新政有莫大关系。道听途说,难免失真,是以河东世族皆不自安,欲附刘备,以抗王师,战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此次东来,沿途所见种种,固然令我大开眼界,知昨日之非,江东风气更是令人瞠目结舌,恍如三代。惊叹之余,不由得后悔莫及。早知一二,何至于犯此大错?”

卫觊一声长叹,苦笑着摇了摇着。“河东尚且如此,益州可想而知。益州士庶之所以支持曹操,恐怕和不知大王新政有关。若是有人解说一二,下愚也知所归。就此而言,谁能比我们河东人更合适呢?纵使有人怀疑我是迫不得已,也会派人查探一番,再决定去留。”

郭嘉笑笑。“伯儒三寸舌可当十万兵,此去益州必定大功告成。归来之日,青绶可带。”

卫觊熟谙典章制度,自然知道青绶意味着什么,也知道郭嘉虽然算不上君子,却不至于荒唐到随便许诺,必是得了吴王首肯。他看着郭嘉片刻,躬身一拜。

“得祭酒此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送走了卫觊,郭嘉独坐了片刻,起身来到孙策的舱中。

孙策正靠在窗前,听刘和鼓琴,看甄宓起舞,见郭嘉进来,甄宓收了舞姿,与刘和一起出去了。郭嘉在孙策对面坐下,拿起案上的茶杯,自斟一杯,一饮而尽。

见郭嘉这副模样,孙策忍不住笑了。“看来这卫觊果真有点门道,这么多年了,能让奉孝你这么纠结的人还是第一个。”

郭嘉苦笑。“大王一语中的。臣对这卫觊真是又爱又怕,爱其机敏,怕其狠辣。寥寥几语,看似温恕如绵,实际暗藏针砭,令人防不胜防。”

郭嘉将卫觊刚才说的话复述了一遍,孙策静静地听完,也暗自吃惊。他一直没有低估卫觊,可是听了卫觊这几句话,他还是心头发寒。看来卫瓘的狠辣不是自学成才,这是有家传的,传的就是卫觊的基因。短短几句话,既为河东世家解脱,又告了杨修一状,临了还提了个要求。

人怎么可能精明到这种地步?卫家在魏晋之际发迹绝非偶然。

“你有什么想法?”

“大王想用他吗?”

“怎么说?”

郭嘉正色道:“若是想用,当笼络其心,得其死力。若是不想用,则不能给他这个机会,或者索性借此机会除去,以免后患。”

见郭嘉说得这么郑重,孙策也不得不认真考虑。他本来对卫觊就有先入为主的不好印象,现在又得郭嘉提醒,的确动了杀机,索性除掉卫觊,反正他还没有子嗣,杀了他,这血脉就算断了。

孙策沉吟了良久,最后还是放弃了。因潜在的危险而杀人,这和他的理念不符。要说潜在的危险,谁没有潜在的危险呢?如果说卫觊可杀,手握重兵的将领岂不是更该杀?

“最大的恐惧不是对手,而是恐惧自身。”孙策笑道。“奉孝,你过虑了。”

郭嘉没有解释。他知道孙策不可能同意他这个建议,可是他有这个责任提醒孙策。他随即转换了话题,和孙策商量起了军情处扩编的事。增设军情处,他从军师处调来了一些人,还是远远不够,并州、益州两个战场都需要准备,又是易守难攻的山地,派遣细作的难度大增,消息滞后也会非常严重,他需要更多的情报分析人员和收集人员,还需要设计一些专用的工具和武器。

“大王,臣需要打造一些装备,最好能安排一个精通此道的人负责。”

“你看中了谁?”

“南阳木学堂的大匠莫择,汝南木学堂大匠张奋,如果可能的话,再请黄大匠拨一些得力人手,比如那个叫蒲元的少年匠师。”

郭嘉还没说完,孙策就笑了起来。郭嘉这是要大干特干,将军情处打造成核心部门啊,抽调的全是精英骨干。不过这和他的理念相符,军情处就应该有科技加持,不能总依赖最原始的办法。

“行,你拟个名单来。”

第2335章 运筹帷幄

情报部门本来就是精英集中的部门,不管是在外面执行任务还是在内部处理情报、提供支持,都需要相当的技能,绝非是个人就能干的粗活。历史上著名的间谍无一不是那个时代的精英,比如伊尹、姜子牙。

可是在这个崇尚儒学的时代,间谍、细作还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贱业,甚至是见不得人的龌龊事,那些一心想读经入仕的读书人引以为耻,不屑为之。郭嘉转任军情祭酒,不少旧部就不愿意跟过来,尤其以汝颍系为最。郭嘉急需新鲜血液。好在这些年各地郡学、县学、讲武堂推广得力,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学成毕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只是需要花些时间从中选择。

在找到足够的人手之前,装备的问题必须解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装备能让间谍如鱼得水,事半功倍,增加存活率。培养一个优秀的间谍不易,增加他们的存活率至关重要。

孙策和郭嘉讨论了一些细节。在具体训练间谍、细作上,郭嘉是行家,他这十几年一直在干这样的事,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可是论思路之开阔,他还是略逊孙策一筹。不过他对孙策的高瞻远瞩早就适应了,和孙策商量本身就有请教的意思,见孙策如此重视军情处,几乎接受了他所有的条件,心里自然开心,觉得自己从军师处转军情处这一步走对了。军情处这样的部门自然要掌握在真正的心腹手中,作为唯一知道大王梦境奇遇的那个人,他不做军情祭酒,还有谁能胜任?

郭嘉与孙策谈得正开心,沮授走了进来。几天不见,沮授瘦了一圈,连眼圈都是黑的。郭嘉见了,忍不住笑道:“沮祭酒,你要保重身体啊。”

见郭嘉在座,沮授拱手施礼,苦笑道:“能浅任重,又蒙大王谬赏,不敢不全力以赴。观人挑担毫羽轻,自己挑担千斤重,我现在是深有体会啊。”

郭嘉大笑,起身道:“那我就不耽误你汇报公务了。等你忙过了这一阵,我请你吃饭。”

沮授抬手示意郭嘉莫急。“祭酒且慢,我正有事要向你请教呢。”

郭嘉也不意外。沮授刚刚接手军师处,虽说公务都交接了,可是有很多事情在他脑子里,并没有落在纸上,自然无法全部交接。军师处的汝颍系力量最大,沮授初来乍到,未必能服人,向他求援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

郭嘉重新入座,甄像进来,为沮授设座上茶。沮授在案前坐下,将手里的公文摊在案上,从中挑出一份,递给郭嘉。郭嘉接过,扫了一眼封面题签就忍不住笑了。

“你进展迅速啊,这么快就发现了这件事。”

沮授没有说话,充满血丝的眼睛盯着郭嘉。接任军师祭酒之后,他这些天几乎是不眠不休,将郭嘉留下来的大量资料过了一遍,其中的细节多得吓人,是他做军师时根本没想到的。他现在算是知道孙策为什么禁止郭嘉饮酒了,如此繁重工作,如果没有一封好身体,那是支撑不了多久的。

在堆积如山的资料中,他发现了这份公文,从封面题签来看,应该与天师道的卢夫人有关,但里面没有什么内容,绝大部分资料都被人拿走了,只剩下一页天师道的简单介绍,比如天师道的传承顺序,比如卢夫人的相貌、身高和相关事迹。

郭嘉摇着羽扇,从容说道:“这些资料原本是属于军师处的,可是新设军情处后,这些资料就转军情处负责,目前还没有结果,所以相关的资料没有留给你。”

“这是祭酒的职责所在,我可以理解,但是卢夫人提供的地图涉及到汉中战略的推演,还请祭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