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节(2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593 字 20天前

……

三月春水生。

一转眨,孙策在洞庭便住了三个多月,眼看着洞庭湖的水位渐涨,君山上的草木返绿,长江的春汛即将到来,君山变得不太适合人数众多的中军大营。

正好岳麓书院即将建成,孙策便请示了吴太后,请她们移驻岳麓山。

吴太后说,岳麓山风景虽好,却正在施工,我去会让他们不安,不如住到长沙去。长沙是孙坚战斗过去的地方,她当然曾在长沙城中住过好几年。如今孙权被封为长沙王,王宫就在长沙太守一侧,她可以住在长沙王宫里。

反正长沙王在军中,又没有王妃,王宫等于空着。

吴太后懿旨传出,孙策还没表示意见,太常魏腾就表示了坚决的反对。皇太后可以住到长沙王宫,皇帝怎么能住在长沙王宫?就算皇帝要留在军中,那皇后、贵人们怎么办?别说是朝廷,就算是普通人家也没有这么做的,于礼不合。

吴太后多少有些尴尬,还有些恼怒。

皇后袁衡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孙坚当年是长沙太守,住的当然是长沙太守府。皇太后想故地重游,住在太守府就是了。不过太守府要办公,也不适合由皇太后入驻,不如将太守府改建成别院,作为祭祀孙坚的祠堂,以示对孙坚的纪念。这样皇太后和皇帝入住就都没有礼仪上的障碍了,也不会扰民。

至于长沙太守府,别外找个地方安置就是了。

魏腾表示同意,露布上书,盛赞皇后此举稳妥周全,既不违礼仪,又尽了孝心。长沙相刘先也表示赞成,主动腾地方,并说可以将岳麓书院的工匠们先带过去,最多十天就能改建好。

吴太后也觉得这个方案不错,欣然同意。

三月末,吴太后移驻长沙,住进了新建好的孙坚祠。孙策特地腾了两天时间,还将孙权从前军招了回来,一起送吴太后去长沙,顺便祭祀孙坚。

站在孙坚的纪功碑前,孙策心中五味杂陈,说不清是什么感觉。

因为孙坚有遗嘱,要以汉臣的身份入土,所以祠堂里的碑上只提孙坚身为故汉长沙太守、乌程侯以及骠骑将军的履历,只字不提他与吴国的关系。

事实上,吴国的建立看起来也与孙坚没什么关系。孙坚从来没有被封为吴侯,第一任吴侯就是孙策自己。但孙策心里清楚,如果没有孙坚十几年浴血奋战打下的基础,就算他再聪明能干,也不太可能白手起家,由一个普通百姓统一天下,想抱袁术的大腿都未必有资格。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孙坚几乎抓住了每一个机会,才为他奠定了基础。讨许昭,征叛羌,平黄巾,少一个,他都没机会成为一方诸侯。

孙坚坚持以汉臣入土,那是他的信仰。从一个商人之子成为一方诸侯,他对大汉朝廷的感激发自肺腑。韦昭写吴史,说孙坚在洛阳得玉玺,本是想为孙吴立国寻找一些合法性,实际上却是弄巧成拙,往孙坚脸上抹了黑。以孙坚向袁术俯首,心甘情愿做马仔的自觉性,他就算捡到玉玺也不会私自保存,十有八九要交给袁术,或者直接献给朝廷。

虽说对这些不太在意,可是不能追认孙坚为帝,还是成了孙策心里最大的遗憾,尤其是看到这块纪功碑的时候。他在碑前站了很久,向站在一旁的太常魏腾请教,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按孙坚的遗愿办,还是按照礼仪,追封孙坚为帝?

魏腾沉吟良久,一时无法作答。

随行的孔融忍不住朗声问道:“敢问陛下,君与父孰大,忠与孝孰先?”

第2517章 圣之时者

孙策回头看看孔融,欲言又止。

儒家学术创立于西周之初的周公,成熟于春秋的孔子,本质上是宗法制度的政治哲学。

宗法制度的特点是分封制,是家与国的统一体,王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对贵族而言,国与家、君与父、忠与孝本来就是一体两面,并不矛盾。

但秦汉不是王天下,而是帝国,不是分封制,而是郡县制。虽然有不少人希望回到分封制,魏晋一度恢复了六等爵、五等爵制,但那只是一厢情愿,最后都惨淡收场,不论是西汉的七国之乱,还是西晋的八王之乱,都证明了一点,分封制不合时宜。

就像一个人,哪怕童年再美好,成人世界再残酷,也只能慢慢长大,直至衰老,绝不会返老还童。

汉武帝独尊儒术,解决了思想上统一的同时也留下了隐患。

在王天下的分封制下没什么问题的君与父、忠与孝,在帝国时代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汉代以孝立国,皇帝的谥号中都有一个孝字,本质上是对忠的补充,保持一种平衡。但这种平衡是不牢固的,必将被打破。王莽、曹操的先后出现,就是忠的绝响。

历史上的曹操将皇袍当内衣穿,最后还保持着汉臣的身份,只是最后一丝温情。当司马氏祖孙三代人篡夺了曹魏天下,忠的遮羞布就被彻底扯掉了。晋朝重新提倡孝,不是对忠的弥补,而是没脸提倡忠,连他们自己都不信。

孙策来自二十一世纪,对忠的认同有限。他与孙坚并非真正心理意义上的父子,却不妨碍他对孙坚的感激。他相信公平,不能欺负老实人,不能因为孙坚忠于汉朝,就无视他对吴国的奠基之功。

只是身在帝位,他又不得不考虑政权的稳定性问题。既然不可能一步到位,推行所谓的民主制,就不能不为忠留一席之地,至少不能轻率表态。

那不是给人民自由,只会让人民无所适从,为野心家创造机会。

见孙策不说话,孙权拱了拱手。“教授,俗云:求忠臣,必于孝子之家,忠孝难道是分离的吗?”

孔融微微欠身,算作还礼。“当然不分离,只是有所不同。于国论忠,于家论孝。在国则以忠君为念,在家则以孝父为先。大王与陛下身在家祠,自然当论孝。”

孙权“哦”了一声,似有所悟,却还是看着孔融。

孙策一言不发,心中却微起波澜。他有一种感觉,眼前的孔融已经并非历史上的孔融,他明显要温和得多,不像历史上那样刻意针对曹操,主动挑衅,不惜以身相殉。

孔融向前迈一步,伸手轻抚碑文。“陛下想追认先父,自然是孝。但孝首在顺。令尊不忘前朝,不负忠义,你若因为孝而违逆他的遗愿,于私则为子不顺,于公则陷令尊于不忠,一举两失。倒不如遵从令尊遗命,成陛下之孝,成令尊之忠,两不相违,岂不美哉?”

孙权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孙策还是有些遗憾。“只是如此一来,先父于吴国之功,难免不彰。”

“于国存汉,于家肇吴。令尊存汉的功绩著于国史,陛下有心,不妨撰一部家史、别传,记下令尊肇吴的功绩,供子孙追思。”

孙策扬扬眉,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汉末虽有《史记》《汉书》《东观汉纪》这样的史书出现,但官方修史的制度还未完善,私家修史是常有的事。严格意义上说,《史记》《汉书》都是私修史。既然如此,为孙坚私修一部《别传》之类的家史也没什么问题。

孙策转身走到吴太后身边,轻声问道:“母后以为如何?”

吴太后一直在不远处听着,见孙策不忘孙坚之功,一心想追认孙坚,又不忍违拗孙坚遗愿,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这说明孙策并没有因为成了皇帝便冷酷无情,他还是那个心怀温情的儿子。

“孔教授是有大学问的人,他说的自然有道理。”吴太后挽着孙策的手,轻声笑道:“一事不烦二主,陛下军务繁忙,不如就请孔教授代笔了吧。你父亲在长沙数年,孔教授在岳麓书院任教,采风也方便。”

孙策正有此意。他也想看看孔融究竟是怎么想的,又将如何为孙坚写这部别传。

孙策问孔融的意见,孔融求之不得,欣然允诺,并趁热打铁,要求先向孙策了解一些情况,收集资料。他若无心,刚才就不多嘴了。为孙坚写别传,他不仅有机会经常接触吴太后、长沙王,更有机会接触孙策。相比于孙坚,他对孙策更好奇。

祭祠完孙坚,吴太后到后院休息,孙策与孔融闲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