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二章纠结(1 / 2)

将血 河边草 1659 字 24天前

成武六年九月,一行人顶风冒雪,悄然进了长安西门。

不过大将军赵石回京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赵石回到他的晋国公府,跟老娘,妻妾还没说几句话,刚刚洗漱一番,准备吃上一顿安生饭……

晋国公府长史陆敖便寻了过来,给他递上了几封拜帖。

兵部尚书成峦要在晚间到访,随同前来的还有兵部侍郎赵布宗,而枢密副使张承也送来了拜帖,晚间时候要到府造访,这是要在晋国公府开个军事会议吗?

枢密使李承乾矜持一些,送来一封私信,想要赵石能尽快到枢密院议事,显然也是有事相商……

对于这几个人的急切,赵石也能明白,河南战事的事情,久拖不决是不成的,但该怎么向皇帝陛下进言,却要把握好分寸,这些家伙想来都想先到他这里探一探口风罢了。

赵石看了看几封拜帖和书信,便目注陆敖,等她说话。

多半年不见,这位晋国公府的女长史也有了些不同,当然,无非就是居于人上久了,自然而然便有了些威势罢了,因其经历的缘故,还带着些雍容之态,看上去十分赏心悦目。

显然,这位也有所准备,当即便道:“几位大人皆以为与国公私交甚笃,又急于知道国公心意,所以不约而同欲要前来……学生以为,于私邸而定国事,有所不妥。还请国公却之……”

赵石轻轻点头。并未做声。

陆敖沉吟片刻。继续道:“河南战事受挫,有人欲另选能将领兵,召张将军回京述职,怕是几位大人都是为此而来。”

赵石一下便明白了,这几位如此的坐不住,怕就是因为张大将军一旦回京,之后该如何安置的事情了。

而这几位恐怕也不想张大将军回来,那样一来。枢密院,兵部该以何位相待?

想给张大将军论罪,不太可能,最多也只能轻描淡写的揭过而已,如此的话,有些人的位置怕就不那么稳当了。

所以,这么看来,无论是枢密院还是兵部,意思就都很清晰了。

赵石想了想,便沉声问道:“是谁上书欲调回张将军。又欲选哪位领兵河洛?”

陆敖没有什么迟疑的道:“参劾张将军最力者,非户部尚书李大人无疑。中书,御史台,皆有上书,但观其情势,皆乃李大人友好……陛下犹疑不决至今,怕也是在等国公回京,再做定夺的意思。”

“至于欲以何人代之,河中杜大将军,河洛江善江将军皆在其列。”

称职的幕僚就是这般好处,京中动静,打探的十分清楚明白,省去了赵石很多力气。

赵石沉吟半晌道:“你道李吉为何蹦跶的这么欢?”

毫无半点敬意的一句话,让陆敖顿时笑出了声儿,不过随即便掩住了嘴,目光流转,眼儿弯弯,着实露出了几分媚态。

不过随即敛去,咳嗦了两声,才道:“河洛粮草损失惨重,李大人怕是心疼了吧?”

这当然只是一句玩笑,再心疼也轮不到李吉这样的重臣费上如此力气,来参劾一位大将军才是。

“李大人如此行事,必有所求,学生只能擅自猜测一二,许是江善江将军与其有所往来……或者,河中杜将军那里……也许是,李大人觉得,朝中……国公权重,欲引张将军回京,稍做掣肘……”

这些话,多有忌讳,所以说的有些断断续续,但意思却已经明白的很了。

不过,这些只是猜测之言,做不得准儿……

赵石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李吉此时结党生事,怕是讨不了什么好果子,其兄李圃为同门下平章事多年,秉事公正,从未有结党营私之举。

如今李圃年迈,在那个位子上也呆不了多少时候了,李家这是急了?两次三番的行那钻营之举,怕是并不能为李家讨得什么好处,且让皇帝陛下生厌才是真的。

朝中情形大致清楚了,赵石随即便吩咐道:“给几位大人回帖,就说我旅途劳顿,改日再约吧,让君玉走一趟枢密使李大人府上,就说我明日上衙。”

陆敖知道,这次谈话结束了,她也开始熟悉赵石的行事风格,从来都干脆的很,很少有犹豫不决的时候,带着深刻的军中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