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1 / 2)

王河东是家里面的男丁,他只要说不认,她就再也不是她爹的女儿了,这让她怎么忍受的了。

反应过来后,王河东眼带恨意的看了王大妮一眼,看到王淳之几个就站在不远处看笑话,他狠狠的瞪了一眼王大妮,口中“呸”了一声直接离开。

看到王淳之几个,王大妮连忙擦了擦眼泪,跑过来问道,“族长,王河东他说我不再是我爹的女儿了?这是真的么?”

她读书不多,所以此刻很是惶恐。

虽然她不抵抗自己娘亲再嫁,但是不代表她愿意忘记自己的亲爹。

“你别听他瞎胡说,他没有那个权利。”王淳之安抚王大妮道。

“不光是你们,就连你母亲生下的弟弟妹妹们也同样都是王家的孩子。”

“真的么?”王大妮惊喜道。

她还以为搬出来以后,后来的弟弟妹妹也会跟着后爹姓徐呢,连带着她和小妮也有可能会改姓。

“徐叔当初留下来,就说了他以后的孩子生下来姓王。”王淳之对王大妮道,免除了王大妮对改父姓的恐惧感。

徐季为人想的通透,他徐家并不是什么有来历的人家,没必要死死抓住一个姓氏不放。

就算孩子姓了王又怎样,不照样是他的亲骨肉。

反倒是真要死守着一个虚无缥缈的姓氏,他能一辈子光棍到底。

所以当初在借钱建新房的时候,徐季就跟王淳之说过这个问题。在王家村姓王的才是大姓,姓徐的基本没几个,又都不是亲戚关系,与其守着一个姓氏让孩子在村子里面独木难支,还不如让他们成为村中的大姓人家,以后就算他去了,孩子身边也能有个帮衬。

所以王翠翠肚子里面的孩子是名副其实的王家人。

听到王淳之的解释,王大妮心中的郁气一扫而空。

等王大妮走后,王沛良才奇怪道,“大妮哪里惹到王河东了?他现在怎么连亲姐姐都不认了?”

“可能是觉得大妮和小妮跟着翠婶一起生活,是对他的背叛吧。”王淳之道。

王沛良不敢置信道,“他家就他一个反对者,他怎么还认为是别人的错?难道他真认为全家人都该围着他转么?”

“他也不想想,大妮和小妮要是跟他一起生活,他爷爷奶奶怎么可能负担的了。”

两位老人家已经年迈,就是想照顾好孩子也有心无力了,所以他们才只留下王河东一个,让大妮和小妮跟着王翠翠一起走。

王河东又年龄没到,根本就承担不起家中的重任,一旦王大妮和王小妮回去跟王河东一起住,干活的主力绝对会是王大妮,而王大妮年龄已经到了,很快就要嫁人,到时候王小妮在家里还帮不了多少忙,重活让两个老人家来担,会把他们给压垮的。

就现在,王河东吃的口粮都是老两口从自己嘴里面省出来的。

王大妮和王小妮要是回去和他抢口粮吃,恐怕到时候第一个不愿意的就是王河东本人了。

回去后,程蓉来家中拜访。

她们的身份在村子里面多多少少都有些尴尬,直到彻底安顿好了,见外面对她们没有多大恶意后才慢慢的开始走动起来。

见到程蓉,王淳之心里想起一件事,而后拉着郑琇莹的小手到旁边叮嘱了起来。

郑琇莹听了粉润的小嘴微张,很是惊讶王淳之为什么要关心这个问题。

王淳之让郑琇莹去劝钱萱放脚,就算她的双脚已经不能恢复如初,但是总比一直裹着禁锢着好。

就像程蓉已经开始在村子里面走动,钱萱却连大门都没怎么出过,也是在家里面见了程蓉,王淳之才想起钱萱裹脚的事。

郑琇莹并没有裹脚,这个时候裹脚还没盛行到女子必须裹脚的地步,现在一般都是小门小户,基本不像在村里一样需要用大脚劳作,这种人家一般都把裹了脚的女儿当做获取荣华富贵的跳板。

比如钱萱当初之所以裹脚就是为了让她以后成为男人的宠妾。

郑琇莹问王淳之,“你不觉得三寸金莲很美么?”

别的不说,京城中的男人们就分外的追捧三寸金莲,连带着后宅女子裹脚的越来越多。

郑琇莹虽然没有裹脚,但对裹脚一事却是了解的,她对女子裹脚一事只由衷的感到疼痛和害怕。

“自然美才是真的美,我可不喜欢那些残疾的双脚。”因为脚残疾就意味着遇到危险时跑的不快,那样的存在往往是最先死掉的。

郑琇莹不懂王淳之为什么说裹的脚是残废的,直到她亲眼看到了钱萱那双被包裹在重重裹脚布中,已经彻底变形的双脚。

如此的残忍和丑陋,这种东西到底美在哪里?

别说郑琇莹这个外人内心疑惑,就是钱萱被裹了脚的这个当事人也不太清楚,她只知道,裹了脚的女孩子容易比没有裹脚的女儿家给出去。

一旦裹脚这事彻底的和女子婚嫁扯上关系,哪怕再疼痛也会继续下去。

光是想一想这个后果郑琇莹就不寒而栗。

她无法想象自己的女儿也会从小被缠足,从此几乎不能良于行的样子。

缠足不是一天的事,放脚自然也不是。

经年累月的缠足让钱萱的脚骨彻底的变形,脚上几乎使不上多少力气。

而钱萱之所以会如此痛快的放足也是因为在乡下缠足的才是异类。

本身的痛苦折磨加上周围环境风气的影响,钱萱的脚这才放开了。

回去后郑琇莹把这事说给王淳之听,王淳之安抚她道,“你放心,我们女儿不会被缠足的。”

他有些惊讶于郑琇莹能想的那么远,她自己现在都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呢,却已经考虑到了自己子嗣的问题。

“那以后缠足这事要是和女子的婚嫁扯上关系该怎么办?”郑琇莹依旧忧心忡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