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为皇室王侯,给出的待遇优厚,有不少武将都去投奔秦王,他们的加入也让秦王的秦兵变得悍勇。
而秦王底下的武将待遇有多优厚呢?他曾因为自己帐下文武不合的事,而把谋士都给亲自赶走,准备等夺得天下需要治理天下的时候再把他们给请回来。
只可惜,谋士不是你想踹,就能踹,想请就能请回来的存在。
身为谋士,谁不交际广阔,给认识的友人宣传一下秦王对待谋士的态度,得,你这不欢迎他们,有的是地方欢迎他们。
就这样,谋士们宁愿舟车劳顿离的远一点去选择别的主公,也不愿意去为就近的秦王卖命。
秦王坏了谋士人缘的后果就是帐下武将一方势力独大,直到独大到连秦王都失控的地步。
这次秦王出事就源于投靠他的一个武将。
那个武将在战场上勇猛非常,也为秦王训练出了好兵,就是有一个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癖好。
那就是吃人。
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那个武将和手下的兵没有得到粮草的及时支援,眼看着就要饿死的地步,直接就对就近的百姓们下手,用人肉来充当他们的军粮。
他们最先下手的是老人,而后是稚儿,最后慢慢的,他们不满足此,开始对那些年轻的妇人,少女下手,直至成瘾,哪怕后面运来了粮草,也没停下来用人肉做军粮。
而秦王这个王侯在知道他们做了这些事情之后,非但不为自己那些无辜死去的子民心痛,反而心头大悦,还当场赏给了那名武将不少女人。
上面人明显的纵容让那名武将不再客气,文人们在的时候他们可能还会忌惮一点,但是谋士们已经被他们赶走了,这群本就肆无忌惮的武将们越发的没有顾忌。
人肉做成的军粮渐渐风靡了军中,身为将领,哪怕吃人肉,那名武将吃的也不是老人的肉,而是他们觉得味道最鲜美的少女的肉。
越是娇生惯养的少女,他们自觉口感就越好,再加上秦王非但没有阻止,反而纵容,那名吃人肉上瘾的武将在吃了诸多少女之后,胆大包天的把主意打到了秦王的女儿们身上,觉得金尊玉贵的秦王之女的味道一定比民间的那些少女好吃,遂鬼迷心窍的向秦王开口讨要。
要他的女儿不是为妇,而是吃肉。
这秦王哪里会允许,别人的女儿被吃和他家的女儿被吃那意义能一样么,更何况那名将领的话让秦王感觉自己被冒犯到了,顿时勃然大怒,对武将呵斥谩骂一顿。
而那名武将待头脑冷静下来后,也着实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意识到自己居然僭越了。
就在他急的不知如何是好之际,山东出了个琅琊王的消息传入到了他的耳中,宛若惊雷一般在他的脑海中炸响。
一个不知是何出身的琅琊王都能打下偌大的山东,他这个身经百战的战将难道还能不如?
至于秦王,没看到齐鲁两王死了,帝王连个屁都没放么。
武将本来就在军中极有人缘,听到秦王这个当主公的连几个女儿都舍不得给他们吃,纷纷怒气上头,跟着那个武将当晚就把秦王给宰了,并杀了秦王所有的妙龄女儿设宴。
之后就光明正大的自立为王。
这一切的行为举止已经不能称之为一个人了,可他们偏偏还有一个属于人的脑子。
晋王就是再没有希望,也不会脑子进水的去和反了他兄长,吃了他侄女们的畜生们合作。
“这样一来,秦王的兵力也落到了那个反军的手中。”晋王牙齿“咯吱咯吱”的响着,因为秦王的兵力并没有因为秦王的死去而被分散,而是因为那个叛军在军中素有威望,秦王的死去,反而让他们更加凝实了不少。
而他山西,就在陕西旁边,身旁就是会吃人的军队,晋王心里实在怕,怕那些人直接打到山西,把白白嫩嫩的他也给吃了。
听说那些叛军还学着那些外敌人变着花样的吃人。
越想越害怕的晋王当场就吐了一地。
他的谋士们也脸色苍白,感到不适,他们中间有几个就是从隔壁跑过来投奔晋王的,却没想到,陕西的局势居然那么的严重。
“不知殿下接下来可有何章程?”鲁逸直接走进来说道。
因为堂兄弟的关系,不管是楚虎还是晋王都没有隐瞒他秦王那里的异变,但同时,鲁逸并没有开口说效忠晋王,在晋王府中属于一个特殊的存在。
“我们的人,好像打不过他们。”晋王脸色苍白道,就怕隔壁的吃人军队突然对他的山西下手。
但是他已经避无可避了,山西就是他的领地,他必须要与山西共存亡。
想到这里,晋王不由放声痛哭,“我不要被吃,我一点都不好吃,他们要是真的杀过来了,我们就先一步服毒自尽,这样说不定还能留一个全尸。”
众人:“……”
第192章
虽然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但是主公你是不是把他们的处境想的太坏了。
这只是下下策啊。
“主公还请冷静,我们的兵力打不过那些叛军, 若是再加上豫王的军队呢?”
“秦王被叛军杀死,不管豫王心中是怎么想的,于情于理,豫王都会和我们一同讨伐那些叛军。”晋王的谋士们强撑着道。
至于豫王和那些叛军合作,只要豫王还要点脸面,不想在史书上遗臭万年的话,他就一定会和他们一同联手彻底剿灭那些叛军。
晋王的兵力的确不够,但是再加上豫王的, 却是稳赢的局面。
“对,还有九弟呢。”晋王不禁眼前一亮,好像看到了一条生路,他连忙派人去通知豫王。
豫王的人比想象中的到来的要快, 两方人马估计在半道上就遇到了。
鲁逸抽了个时间离开晋王府去找武定国, 让武定国快速把消息给传回去。
山东和陕西不相邻,收到消息的速度慢且不说,还不如从晋王这里得到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