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煌煌汉威(66)(1 / 2)

我为王 枪手1号 1793 字 22天前

丁俊康在济原的遭遇只是所有魏国派出的官员在大汉租借区域之内的一个缩影,大汉虽然允许魏国派出一些官员去各地充当副手,但这些人在当地,无一例外地被当成了一座泥菩萨摆在哪里无人理会,虽然为他们设置了办公的押房,配备了助手,但他们所看到的公文都是最后的决定.那些助手与其说是协助他们处理公务的,倒不如说是监视他们的.

时而一长,这些魏国委派官员的存在感愈发地薄弱,最初之时,这些人还努力地显示着自己的存在,不断地与当地绅士,有影响的商人联络,想利用这些人在当地的影响力,来拿回属于自己的哪一份权利,不过这些人都是实际的,一旦发现这些魏国官员完全就是摆设,便立刻弃之如蔽履,而随着汉国一系列的惠民富民政策在统治区域之内全面铺开,最基层的民众在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以及可以预见的前景,魏国◇↙wan◇↙shu◇↙ba,a∷nshu⊕ba.在他们的心中渐渐远去.新生的汉国却在心中生根发芽,高远所期待的变化,正在一点一滴的发生.

相对于秦国一统中原完全使用武力的态度,新生的大汉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对于齐国,现在是不断地挑拨田氏兄弟双方自相残杀,等到他们精疲力竭,而国内民生也凋零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发兵取之,而到了那个时候,齐国国内对于田氏的统治也必然厌倦到了极点,渴望生变之心也到了一个临界点,那时候,就算还有抵抗,也容易对付得多.而对于魏国,高远定下的策略却是和平演变.从民间开始,一点一滴地腐蚀魏国统治的根基.

而在此之前,大汉必须支持魏国尽可能地长的在秦国的攻势之下支撑下来,虽然秦人的主攻已经改变,大将军路超也被召回,但羸英统率下的这支秦军,战斗力仍然可以完胜魏国力量,而大汉国便必须经予支持.

三月初,步兵统率的三千骑兵,五千步卒抵达魏国都城大梁,魏成王率魏国文武百官出城相迎.

“大汉国步兵,见过王上!”步兵翻身下马,大步走到城门口处而立的魏成王,向其大礼参拜.

“步兵将军,快快请起!”魏成王满面笑容,上前一步搀起步兵,左右端详了一眼步兵,回头看着文武百官,笑道:”早就听闻大汉国有一位铁脚将军,被汉王赞为刀锋战士,今日一见,果然是非同凡响,令我大魏勇士相形见绌啊!”

“王上过奖了.”步兵躬身道:”大魏勇士,奋勇抵抗强秦多年而屹立不倒,末将也佩服得紧.”

“大汉将士,收匈奴,平东胡,败齐国,可谓是军功赫赫,而我大魏却也是力抗强秦而绝不屈服,咱们两家,可算是英雄惜英雄,惺惺相惜,今日两家合作,击败秦人可期.”吴起在一边应道.

“吴相说得是!”步兵微笑回应.

“步兵将军,贵**队驻扎的营地,我方早已修建完毕,现在还请贵军入营暂歇,我王已在王宫之内设下盛宴,欢迎步兵将军率兵来援.”吴起道.

“多谢王上盛情!”

“步兵将军请!”魏成王笑容满面地牵了步兵的手,向着城内走去.

魏成王今天的心情很好,自从吴起从蓟城带回了那个惊天消息之后,他就食不知味,睡不安寝,对赵杞是恨得牙根都痒痒了,但现实情况却是,赵人他根本惹不起,只能暗地里不停地加强大梁的本地军队布防.而要做到这一点,便是不停地抽调前线部队,这又使得前线岌岌可危.

相比较而言,汉国虽然也不是什么好鸟,但高远不管怎么说,还愿意保留魏国的存在,那些被汉国拿去的土地,从字面上来说,仍然还是魏国的土地,魏国可以指派官员去协助管理,可以在当地招兵.

两相比起来,现在他当然更愿意相信汉国的军队.更重要的是,比起赵军,大汉的军队似乎更值得信赖,大汉军队这些年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短短数年时间里,便打下了偌大的领地,去年与秦人的冲突,也以大汉的胜利而告终,大汉军在九原掠走数万秦人,当消息传到大梁时,魏王当时可是喜不自禁.

今天,汉军来了,看汉军兵锋,魏成王觉得自今日起,自己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怎么将讨厌的赵人给赶回去了.

赵国接下来的处境只怕不妙了,而只剩下三分之一领土的魏国,需要重新选择一根大腿来抱,现在怎么看起来,也是大汉这个新建的国家,大腿要更粗一些.

宴席设在魏成王召见群臣的大殿,宽阔的大殿之内,两排数十席案几一字儿排开,每一个案几之后,都侍立着一名宫女,殿内装饰之豪华,让走进大殿的步兵有一种头昏目炫的感觉,只觉得看到那里,都是金晃晃,亮闪闪.

高远在积石城时,议事的大厅之内,除了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墙上挂着巨大的地图外,几无其它的装饰,简朴之极,而进入蓟城之后,原本也是豪华之极的燕国王宫被齐军洗劫一遍之后,值钱的东西已所剩无几,高远入住之后,内里值钱的东西,又被全部拆了下来去换了银钱,现在正在变成大汉国内慢慢修建的道路,沟渠,而王宫自然也就变成了以前在积石城的都督一般,虽然外头看起来豪华,内里却是一无所有,典型的驴子拉屎外面光.就一个空壳子.

心惯了简朴的步兵,一时之间还真有些不适宜.

步兵是今天的主宾,他带来的汉军高级将领坐在了左边一排,而他们的对面,则是由吴起领衔的魏国文武百官相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