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天下人会如何看待朝廷?(2 / 2)

穿越1862 汉风雄烈 1754 字 22天前

刘暹在巴夏礼眼前摊开手掌,然后狠狠一把握紧。“你可以去告诉日本人,立刻承认战败,派使臣到北京谢罪。赔偿我大军海陆军费五百万两银子。否则,我打进东京城,自己去拿。”

手指指着东京方向,刘暹这一刻表情是那样的狂妄。可说真的,如果真的有机会打进东京,刘暹还真的想打一次。让明治天皇不投降就只能落跑,当然他自己了断了就更好,只是这种可能性太小。如此也好给明治天皇脸上抹上一层黑灰,看东京维新政府的权益和威严还能不能保持依旧。这对日本将来的影响可是比一个横须贺造船厂的影响更大不知多少倍的。

这一日余光中的东京维新政府如何沸腾,东京都左右的日本人如何沸腾,刘暹只冷眼旁观。大军已经在横滨登陆,击溃了抵抗的东京镇台一个大队的兵力。只待完成修正后,就大军直发川崎,不走水路,走陆路,杀进东京。

而同一时间里的北京城,西暖阁跪了一地的一品、二品大员,几乎在京高官中最显赫、最有实权的人物都集中在这里,这些官员加上坐镇天津的李鸿章,以及左宗棠、刘长佑等人,可以说是整个大清官场上最顶级的食肉动物了。可是这些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历过的大员们,在西太后的盛怒之下,也一个都不敢站出来接话。

刘暹竟然在左宗棠都打退堂鼓的情况下,依然坚持领兵杀去日本,慈禧太后可不会去想,刘暹跟日本有什么仇,而是只会觉得刘暹骄傲自大,打赢了法国人之后就不晒洋人列强了,更半点不为朝廷考虑。

就如刘暹、左宗棠想的一般,面对英法美俄等列强的联合调停,北京毫无疑问的跪了。如此刘暹的‘一意孤行’就更让北京震怒了。

刘暹打的是问罪日本的幌子,除了台湾的事,中间还扯出了琉球的问题,显得自己是那么的煌煌堂堂。可这让北京城的脸面往哪里放?

哦,地方重臣领兵问罪倭国,扬我大清的天威,助我大清的藩属国祚,事情再师出有名不过了。对英法美俄等国的调停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只会让百姓士林传扬刘暹威武不能屈的傲骨,也再好不过的衬托出了北京的腿软。

慈禧怎么想怎么生气,除了气氛之外,还觉得窝心:“朝廷对刘暹一向优容,封侯赐爵,追封三代,赋南洋兵伐于他一人。他刘暹就是这么报答朝廷恩宠的么?天下人会如何看待朝廷?朝廷威严何在?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一旁的慈安太后闭嘴不说话。十多年的搭档下来,慈安很清楚自己这姐妹的能耐,这朝政上的事儿啊,还真就该这样。

亲政了的同治皇帝也闭嘴不言。让满屋子的重臣打心底里看清楚了,谁是这间屋子中的主角,谁是这座皇宫里的主人,又是谁是这个老大帝国的主人……

……

川崎,多摩川。

作为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镇,现在的川崎还不是日后工业发达的川崎市,也不是日本面积最小却又的政令指定都市。它现在就是一个小镇子。

东京镇台别动队第一旅团正在多摩川西岸,严防部守。名义上的镇台司令官,才28岁的小松宫彰仁亲王也出现在了阵地。当然,这个只在欧洲学习了一年多的司令官不可能真的负责指挥川崎这里多达五千余名的日军官兵。

坐镇这里的是原时空历史上的日军元帅,名将大山岩。

现在的大山岩当然还没有二十年后甲午战争时期陆军大臣的威风和声望,但作为日本第一批留学欧洲的陆军军官,四年欧洲的留学生涯,和亲身经历普法战争的经验,让他当然不让的成为了东京政府眼中,别动队第一旅团旅团长的最佳人选。

“司令官阁下,人都是有惰性和惯性思维的。当面前有路的时候,人就不会想到再去开辟另外的新路。即使那新路会节省距离。我不让士兵破坏多摩川上的这两座桥梁,除了我军在河的对岸,布置的依旧有一线阵地外,更大的原因就在此。”

多摩川岸边,大山岩手指着一条沟通两岸的石桥,这样的对小松宫彰仁亲王解说道。这是两座桥梁中的一座。大批的日军士兵正在以这座桥梁为中心,修筑大量的防御工事。

小松宫彰仁不是白痴,立刻就明白了大山岩的意思。想想还真是这样。

多摩川并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大江大河,要渡河的话,无论是船度还是搭桥,都甚是便利。与其那样,在不确定的地点打狙击战,还不是把这个地点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唯一担心的是,对面的清国将军是大名鼎鼎的刘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