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风雷7(2 / 2)

明末混球 流光飞舞 1948 字 18天前

方逸之说:“所有交纳上去的粮食中,土豆面占了绝大部份,由此可以看到,土豆种植是大有可为的,各位县令回去一定要抓紧土豆种植工作,最好让每个农户每年都种一季土豆,这关系到南阳府的安定和繁荣,必须慎重对待!”

各位县令都是连连点头,表示回头一定要抓紧土豆种植。

方逸之接着念:“舞阳县两座五十万斤级炼钢高炉早在两个月前已经破土动工,预计将会在明年二月投产,届时南阳将拥有每个月出产三千万斤钢铁的能力,从此我们可以跟石制、木制农具彻底说再见了!”

众人忘形的叫:“好!!!”再笨的人都知道钢铁是个好东西,有了足够的钢铁,他们就可以拥有精良的刀具、农具,生产力大大提高,日子也就好过得多了。只是那些在经营钢铁生意的家伙面色不大好看,舞阳两座两百五十吨级炼钢高粮投产对于老百姓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是对他们来说不亚于灭顶之灾————谁争得过这个庞然大物啊!?就算他们全部联合起来,也只有被吊打的份啊!

报表上的数据很好看,通过那一串串的数字,大家得知,南阳现在已经修了不少于两百里的水泥公路,预计在明年六月,一条总里程达到八百公里的水泥公路就会全部竣工,这条公里以南阳城为中心,将十三个县连接在一起,乘上马车,他们可以在两天之内到达南阳任何一个角落,比起以前来快捷了好几倍。桐柏县那边的磷肥工厂已经投产,每个月产磷肥五十吨,再加上舞阳这边的,足够供应舞阳、泌阳、桐柏、叶县这四个县了。南阳城关处的磷肥工厂将在三个月后投产,每个月生产磷肥一百五十吨,再加上陕西那边每个月运回几十吨骨粉以及河洛新军禽畜养殖场提供的各种粪肥,足以满足南阳的肥料需要,换句话说,老百姓再也用不着为没有肥料发愁了。南阳今年新建的拥有四十人以上的工厂多达两百家,再加上前两年开办的,南阳的工厂数量已经达到惊人的五百家以上,而且还在呈强劲的增长势头……农业和工业蒸蒸日上的必然结果就是周边地区人口大量涌入,仅仅是上半年,从陕西、荆襄等地涌过来,加入南阳户籍的人口就达到了惊人的六万人,至于跑过来打工的没有计算在内。如今南阳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十四万,比起三年前足足增长了十几万。这众多的人口意味着庞大的市场,南阳府的前景看好。

方逸之的讲话引来了异常热烈的掌声,所有人都激动得连声叫好,用力鼓掌,直到手掌通红。谁不想让自己的家乡富强起来啊,看到南阳发展得这么好,大家都打心里高兴。接着,众县令也对自己这半年来的成绩作了报告,好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县发展得怎么样。发展得最好的是舞阳,轻重工业、农业全面开花,粮食连年丰收,南阳府交纳的税款里,舞阳交的就占了三分之一。泌阳也不错,大量耕地被开垦出来,年久失修的水渠被修复,让泌阳隐隐有成为南阳粮仓之势。西峡县混得比较糟糕,靠近陕西嘛,年年都会有大量流民过境,治安一直好不起来,再加上多山少地,想富起来还真不容易。不过西峡县的木炭、茱萸也在南阳打响了名气,很多铁匠铺都要向他们订购大量木炭,冬天是木炭畅销的季节,大家都要靠木炭取暖嘛,只要持之以恒,这个县肯定也能过上好日子的。

杨梦龙也很大方的报告了河洛新军的情况:舞阳卫已经完成扩编,拥有兵员八千二百人,战马四千三百匹,骡马一千八百匹,骆驼一千三百头,军田预计在今年内会达到六十万亩,军户达到一万五千户。洛阳那边的军户已经达到一万一千户,军田多达二十六万亩……南阳各界代表对他报以加倍热烈的掌声,不管在哪个时代,一支能征善战、纪律严明的军队总是会受到老百姓毫无保留的爱戴,何况这支军队不仅能自己养活自己,还能给地方创造无数工作岗位!

“舞阳卫、洛阳卫一共开办了二十六所卫学,每个千户所一所,共有两万七千五百名学生入学就读。在一个月后,还会有一所像南阳技工学校这样的学校在府城动工,各位学的学生在完成四年到六年的基础教育之后将进入这两所学校深造!”杨梦龙神采飞扬,骄傲得一塌糊涂。给好几万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啊,这是何等伟大的事业,他居然做到了,真是太骄傲了!各界代表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回应他,尤其是那些军户的代表,眼泪都出来了。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他们算是吃足了没读过书的苦了,现在好了,他们的孩子遇上了贵人,不必像他们这样当一辈子文盲了!

但是,马上就有代表提出了质疑:“杨将军,你兴办学校,教书育人,固然是善莫大焉,但是据鄙人所知,入学就读的孩子并不仅仅是军户的后代,也有很多普通农户的孩子————当然,鄙人对农户能够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还是感到高兴的,但是很多孩子是外地的,你也一视同仁让他们在卫学里读书,是不是有点不妥?”

杨梦龙问:“哪点不妥?”

那位代表说:“办卫学,我们这些生意人都捐了钱,希望卫学能在几年之后为我们提供大批能写会算的、懂各种技术的人才,军户和农户的孩子是没问题的,但是那些从外地过来求学的孩子,他们真的能为我们所用吗?他们读书的费用我们承担了一大部份,如果他们学成之后一走了之,我们岂不是血本无归了?”

从南阳技工学校到各卫所的卫学,商人乃至本地乡绅都承担了一半以上的经费,一来是想讨好杨梦龙,二来,自然也是希望这些学校真的能像杨梦龙所说的那样,为他们提供大量人才,让他们的事业越做越大。花了钱,当然想要得到回报,那些学成之后可能一走了之的孩子自然就成了他们担心的对象,万一你跑了,我上哪收回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