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借道(2 / 2)

蒲津关地势险要,背倚黄河,南北两山相夹,是天然的险阻关隘,司马骏在蒲坂周围十里之内依险要构筑防御工事,以阻挡匈奴人的进攻。

匈奴人轻取河东二郡之后,自然也将目光投向了蒲坂,只要能拿下蒲津关,就等于打开了另一扇的门,为匈奴人跨越黄河进军关中创造在了条件。

当然现在匈奴人还没有那个力量去进攻关中,首先强渡黄河就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晋军两次试图渡河,集中了大量的船只和人马,都未能成功,匈奴人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只会骑马射箭,想要渡河,试比登天。

不过就算现在匈奴人就算有能力渡河,也不可能去尝试,因为现在的匈奴人的战略重点,还维持在河东河北一带,晋国依然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只有攻下洛阳,打败晋国,匈奴人才有继续向外扩张的打算。

但就算匈奴人没有渡河打算,拿下蒲坂来,也就是为了消灭河东境内最后的一支晋军,毕竟司马骏的这一支军队呆在那儿,对匈奴人控制河东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

刘渊委任大将呼延攸为河东太守,率兵五万去攻打蒲津关。

呼延攸到达安邑之后,就率兵几次围攻蒲津关,司马骏依仗着险要的关隘,长期坚守,确保蒲津关不失。

司马骏守蒲津关两年,这仗就打了两年,虽然晋军的人数从三万人降到了两万多人,但始终也没有动摇司马骏坚守蒲津关的决心。

蒲津关守卫战,打得也十分的艰苦,呼延攸几次强攻未果,就采用的长期围困的战术,蒲津关虽然地形复杂地势险要,但整体而言,太过狭隘,呼延攸正是利用这一点,掐断他们的粮道,逼迫司马骏投降。

不过做为河东第一要塞,蒲津关自然是粮草充盈的,坚守两年丝毫没有问题。

呼延攸最终放弃了攻打蒲津关,因为他接到了刘渊的命令,率军向晋阳撤退,因为上党之战失败的缘故,刘渊也不得不调整战略布署,将分散在各地的匈奴人集中到晋阳来,欲与晋蜀军队在晋阳决一死战。

所以整个河东地区就成了一座座的空城,刘胤从谷远翻越太岳山进入河东之后,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了平阳和安邑。

按理说,想要和晋军两路夹击,攻打晋阳,此刻正是刘胤进军的最好时机,不过,刘胤并没有向北进军的打算,占领安邑之后,刘胤亲自率军望西南行来,剑指蒲津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