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怒海血战将军死(2 / 2)

推棺 离人望左岸 1926 字 29天前

而这群守陵人,极有可能是当时的知情人,只是最后被绞了舌头,发配到这个地方来守陵,为的只怕就是掩盖这个秘密!

或许这群守陵人曾经替李舜臣申辩,或许想要替李舜臣讨回公道,但最终都失败了。

因为这场胜利足以掩盖太多太多的阴谋,他们的力量又太过轻微,根本不足以改变大局。

而有能力将他们发配到这里的人,其实并不多,那么老头儿口中那个缩头虱,窃取了李舜臣邓子龙胜利果实的人,也就屈指可数了!

再加上守陵人对李宰初的敌对姿态,不用问也该知道,只怕老头儿们怀疑的对象,便是光海君了!

本着破案里的一个原则,谁受益谁犯罪,这场战争之中,获益最大的确实是光海君。

因为这场胜利,光海君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王世子册封,更因此而总揽大局,若是李舜臣还在世,军队就不可能分化,也不可能将部分军力流入到光海君的阵营!

李秘不禁想起了军中流传的事迹,据说李舜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朝身边的侄儿李莞留了最后的遗言。

“战方急,慎勿言我死。”

即便到了弥留之际,他仍旧关心着这场战争的胜负,这样的一个人物,若真是被人害死的,又如何能不让人愤慨!

李秘与李舜臣有过交集,对他也是敬佩,不过这到底是朝鲜的内政,但邓子龙将军是大明朝的人,这件事就绝对不能不管!

李秘想通了这些,便朝老头儿问道:“你们可有证据?”

毕竟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之时,那种极端劣势的情况下,仍旧能够以少胜多,反败为胜,可在露梁海战这种绝度优势的战场上,却莫名其妙中弹身亡,谁敢说不可疑?

老头儿听得李秘问起证据来,也是满脸的愤懑,指着脸色早已苍白的李宰初道:“你可以问问他,当时将军是如何中弹的!”

“将军胸口中弹不假,但你可以问问他,子弹是从前胸打到后背,还是从后背打到了前胸!”

老头儿如此指责,李宰初整个人也颤抖起来,满脸惶恐,眼泪已经簌簌落下了!

“你?你就是李舜臣的侄儿李莞?”李秘也是恍然大悟!

李宰初无声落泪,拼命摇头辩白道:“我并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你知道!你知道的!你是大将军的侄儿,他视你如己出,你却改了名字,依附了光海君,你这是卖父求荣,不忠不孝!”

老头儿激动起来,守陵人也都燃起了仇恨的怒火,若是眸光能杀人,烈焰早已将李宰初给燃烧成灰烬了!

若这李宰初果真是李莞,那么问题就很明显了。

他既然能够听到李舜臣的遗言,必然会随身跟从李舜臣,而他武功不弱,该是战场悍卒,不可能分不清子弹是从前面还是后面击中的!

当时李舜臣是追击残敌,也就是说敌人在前面,若是胸膛中枪,极有可能便是敌人的子弹,可如果是后背中枪,那么就极有可能是受人刺杀了!

当然了,这也只是说可能性比较大罢了,你硬要说李舜臣突然转了个身,而后就中弹了,所以后背中枪,也有可能是倭奴所为,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

不过诚如早先所言,这龟船四周都是铁板,如同一个铁桶一般,保护着船上的将士,能够射击的空隙其实非常少,与其说是倭奴走了狗屎运,倒不如相信是内部刺客开的黑枪!

李宰初,或者说李莞,此时早已是失魂落魄,六神无主,只是一个劲儿在哭,跪在地上,双手抱头,喃喃着:“我不知道,我甚么都不知道!”

这是行为心理学上非常典型的否认姿态,当然了,这种否认有可能是他在否认当时的事件,也有可能是在否认这件事所留下来的影响。

简单来说,他或许真的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亦或者他根本就不愿意去回想和相信这件事!

他已经是王世子的侍卫,他拥有着光明远大的前程,与这些人不人鬼不鬼的守陵人,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虽然李舜臣将他视如己出,但他毕竟不是李舜臣的儿子,所以无法继承李舜臣的官荫和爵位,能够得到今时今日的地位,他不愿再旧事重提,也是人之常情。

可守陵人显然是不答应的,李秘也需要知道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