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浪卷千堆雪(1 / 2)

残明 半渡 1755 字 28天前

文官们在酝酿反击。

看到形势越来越被动,杨廷麟匆匆赶回南京,主持大局。在他的安排下,饱学宿儒呕心沥血,懂军事的更是挖空心思,想在笔墨官司上扳回一城,一篇篇新鲜热辣的文章接连出炉,却又被杨廷麟和汤来贺打了回去,汪克凡那两篇文章结构严谨,论点清晰,这些文章相比之下都缺乏说服力,必须再集思广益进行修改,大家的头发都熬白了一把,终于凑出一篇三万多字的“鸿篇巨著”,通过了杨廷麟和汤来贺的初审。

凭良心说,这篇文章也没高明到哪去,但是胜在文章的长度,绕过来绕过去从各种角度提出质疑,掰开了揉碎了一条条的辩论,实质上都是些车轱辘话,但起码能够拿出去抵抗一阵,尽量把战线拉长。

杨廷麟对这篇文章寄予厚望,亲自做最后的修改,对每个字都仔细推敲,务求尽善尽美,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的时候,手下人却突然送来消息,楚军以崇阳营等四个营共计一万六千甲兵,突然向东南方向进军,走常州,奔无锡,眼看就要和太湖北岸的王得仁会师,对苏杭地区虎视眈眈。

坏了!

汪克凡双管齐下,一手拿着笔杆子,一手拿着刀,打赢那场笔墨官司后,就没打算继续纠缠,甚至不等远在桂林的隆武帝作出反应,毅然采取了军事行动。

没这么玩的!

咱们正吵得好好的,干嘛动手?

杨廷麟,汤来贺和万元吉找上门去理论,汪克凡的态度不卑不亢,一句“军情有变”就把他们顶了回去,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却死活问不出来。

这不是发脾气能解决的问题,杨廷麟等人无奈之下只好讪讪离去,回到住处后。汤来贺屏退左右,与杨廷麟、万元吉密谈。第一次提出了退让妥协的建议。

“汪克凡要做北伐提督,就由着他的心意好了,否则就要兵戈相见,如今形势败坏到这种程度,他出兵苏杭已是师出有名,我等如何与之抗衡?今日忍让退避,日后还有回旋的余地,若不能尽早了解这桩公案。万一汪克凡拥立外藩,将至陛下于何地?”

“拥立外藩?汪贼哪有这样的胆子……”杨廷麟拍案而起。

“有,他有这个胆子的。”万元吉喃喃说道:“当年左良玉尚敢起兵清君侧,汪克凡胆大妄为,又有什么不敢做的,鲁藩近在咫尺,在江南颇有人望,汪克凡若与鲁藩合流,江南恐怕就会悉数倒戈……”

杨廷麟张口结舌,支吾了半天。颓然瘫坐在椅子上。

在这次冲突中,汪克凡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强硬,一连串的组合拳使出来。一拳接着一拳如暴风骤雨般毫不停歇,全方位的占据了优势,文官们已经摸不准他的底线到底在哪里,会不会做出更激烈的事情。如果在十几天前,文官们还有信心与之一战,但是现在军心、民心已乱,最可靠的士绅阶层都“叛变”了,他们也就失去了底气。

现在认输投降,还能保住一些利益。维持隆武朝廷的统治,如果抱着两败俱伤谁怕谁的想法死扛到底的话。结果就不是两败俱伤,而是汪克凡获得胜利。隆武朝廷彻底完蛋。

“这件事,还得由陛下乾坤决断,我等处置失当,尽快写请罪折子吧。”汤来贺叹了口气,意兴萧然地说道:“现在最要紧的,是不要再激怒汪克凡,有些事情暂时停下来吧,等陛下的旨意到了,再作计较。”

准备妥协了,就得拿出点诚意,对汪克凡的攻击全部停止,全方位地进行退让。

“唉,老夫昏聩无能,以至局势糜烂至此,这个黑锅就由我来背吧。”杨廷麟刚刚来到江南的时候,意气风发,准备大展宏图,此刻却仿佛被抽去了魂魄,一下子老了十几岁。

这次打压汪克凡和楚军,固然是隆武帝的主意,但是东林党更为积极,在其中上蹿下跳,把所有的文官和支持隆武帝的人都绑架上战车,甚至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自作主张,比隆武帝的真实态度更加偏激,现在既然事败,肯定会被当做替罪羊牺牲掉……杨廷麟知道自己的仕途已经走到终点,能够致仕归乡就是最体面的结果,东林党经过这次失败后,也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可能,一瞬间他只觉得万念俱灰,甚至有自尽谢罪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