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那边的信使却是跪在地上说道:“董鄂驸额已经战死沙场,他是为了掩护甲喇额真和硕图与硕托台吉突围所以亲自带着自己的牛录与亲军、包衣与海北贼的银河团苦战半日,最后战死殉国……”
何和礼在复州战死了?
一众气势汹汹的贝勒、台吉们已经没话说,他们都没想到事情居然发生这样的变化,既然何和礼战死沙场,那么对他的评价就得重新来过,而且现在还得盖棺定论!
在片刻之前何和礼是大金国的罪人,而现在他却是大金国的一代功臣,而且大家很快就想到了何和礼的无尽功业,而那边努尔哈赤也是一脸诧异地说道:“何和礼这么快就去了……可惜开国大臣又少了一员。”
在大金国中有着开国五大臣的说法,何和礼就是其中之一,在四大和硕贝勒崛起之前,开国五大臣跟着努尔哈赤一起打下了大金国的千里江山并形成大金草创时期的真正权力核心。
而在开国五大臣之中,何和礼又是拔尖的一位,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战功显赫,而是因为他带着整个董鄂部归附努尔哈赤。
而当时努尔哈赤甲兵甚少,突然得到董鄂部这么一个拥有六七千人口两三千甲兵的大部族那何止是如虎添翼,所以努尔哈赤当即就把女儿嫁给了比自己只小了几岁的何和礼。
虽然在四大和硕贝勒崛起之后,何和礼就被排挤出真正的权力核心,先后成了正白旗与正红旗的固山额真,但是这些年何和礼在金州、复州同海北军搏杀无数遍,哪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他人一死努尔哈赤就开始惦记着何和礼的种种好处。
现在他甚至要为何和礼在复州的失败找到足够的借口,他不得亲自询问从盖州赶来报告何和礼死讯的和硕图:“和硕图,复州是怎么失守的?这次复州城下的海北贼到底有多少人?”
对于这个问题和硕图早有腹案,他知道光说城下有万余海北军是没办法取信于诸位贝甲勒、台吉,因此他当即说道:“这一次光是直接围攻复州的海北贼就不下两万人,但是最可怕者在于海北贼运来了专门用来攻城的红衣大炮,总数不下二十门!”
事实上参加复州战役的海北军重型攻城火炮不过三门而已,即使加上那些随军出征的轻型火炮也不过是十几门,但是和硕图却知道如果照实说的话,阿玛何和礼就等于白死了。
他总不能说复州失守的真正原因是他与何和礼处置不当,先是强行把汉官汉兵打散建制配属给各个牛录,接着又要把汉官汉兵的家属控制起来,结果硬生生把汉官汉兵甚至汉民都给逼反了,在海北军攻击复州的关键时刻,汉官汉兵汉民一同起事,把海北军迎进了复州。
所以他只能先把海北军的实力说得十分强大,然后有意突略了汉官汉兵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这二十门红衣大炮据说都是从广东运来的西洋大炮,一炮下来地动山摇,大汗虽然特意修缮过复州的城墙,但是在红衣大炮的轰击之下城墙仍然就跟纸糊的一般,将士在城墙上根本立足不住,连各个牛录都支撑不住,何况是汉官汉兵,所以汉官时大鹏、马进玉率先倡乱……”
他继续说道:“海北军两万余众有若洪水一般涌入了复州城,我和阿玛苦战了半日,虽然斩杀甚众,但是海北贼源源不绝,将士损失也越来越多,眼见我们董鄂部就要全军尽没,我阿玛才下定决心向北突围……”
反正在和硕图的口中这是一个充满牺牲与奉献的故事,如果不是何和礼的拼死牺牲,或许整个复州城在第一天就会失守,而且硕托军都别想有一兵一卒退回盖州。
因此诸位贝勒都是将信将疑,还好没过多久硕托也跑回了辽阳,大家可以就这次复州之战的具体细节问题继续质问硕托。
既然硕托没把何和礼接应出来,反而从复州大败而归,大家就当努尔哈赤企图把他补进和硕贝勒这件事没发生过,而是用尽一切严厉手段拼命质问硕托,问他明明有六千甲兵居然还是溃不成军,连女真将士折损大半,到底是何居心?
而硕托为了摆脱责任,自然采取与和硕图同样的策略,他同样把海北军的兵力夸大了不少。
而且诸位贝勒也认为在同等兵力下,八旗精锐对于海北有着绝对优势,即使是海北军拥有相对兵力优势,仍然不能战胜八旗精锐,因此诸位贝勒总是有意无意地夸大了海北军的实际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