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灾后(1 / 2)

大宋小郎中 柳川 1707 字 29天前

宋神宗还是非常关心这场洪水,一直想着该怎么办。他每天都要登上皇城的房顶亲自观察水情,并听手下官员汇报防汛排水的情况。官员告诉他,现在城楼上的百姓都组织起来了,形成人墙,用人手传递的办法将木桶装水往外倒。这种方法比人肩挑手抬要快捷得多,所以水位也开始明显下降。

宋神宗听了之后很是赞赏,便问是谁想出来的。有人回答是蔡京,而这时吴王就在宋神宗身边,吴王为了给自己女婿贴金,于是又加了一句,解释说这个蔡京是女婿杨仙茅发现的人才,多次保荐之后,吴王才安排他现在这个职位试试看他的能力。没想到在这次洪水中展现出了如此强的组织能力,组织了无数的百姓参与排涝,可谓立下汗马功劳。

宋神宗得知后很是赞赏,下令任命蔡京为开封府判官,向上提了一级,并勉励他再接再厉,争取再立新功,将来等大水退了,一定会论功行赏。

蔡京得到提拔和皇帝的勉励之后,非常的高兴,更加卖力,没日没夜的在城楼上主持民众运水。

同时,他还等待着皇帝能将皇宫中的粮食运出来送上城楼赈济饥饿的百姓。

可宋神宗并不知道城楼上已经严重缺粮,因为这时,城里几乎所有粮食都已经淹没在水下,唯有皇城里的粮食。皇城的城门结实,封闭严密,洪水无法入内,才得以保存。他还以为城外跟皇城一样,粮食也都得到了保障。

因为皇城距离北城城门楼还有相当远的距离,根本看不清楚城墙上的人在做什么。

城楼之上的暴乱是在三天之后的夜晚发生的。虽然这三天源源不断的通过人力传倒的方式将水运到了城外,水位有所下降。但是也只降了一人高,根本没办法重返家园。

而这时,城楼之上暴乱突然发生了。原因很简单,连续三天,城楼上的上百万民众每天只有喝天上降下来的雨水。只有少量带了食物上城的百姓还有干粮可吃。绝大多数的百姓都只顾着逃命了,带的大多是些金银珠宝,很少有人想到要带吃的,等到上了城楼,想到这一点时,反回去拿已经来不及了,洪水已经淹没了一切。所以城楼上百万人绝大部分在三天里没吃到一颗粮食。

有些头脑精明的商人,在逃上城楼时便带去了不少干粮。当下,以天价出售。人饿得慌了,也只能忍着掏钱买。而没有钱的和不愿意被高价盘剥的百姓,便动手去抢。如此一来,就发生了严重的骚乱。

城墙上的人并不知道骚乱的地方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因为当时天黑了,四周都是漆黑一片,天上又下着雨。恐慌迅速蔓延,人人自危。而骚乱就像星星之火,只要有一处被点燃,很快就会席卷各处。因此这一晚上就发生了多起抢粮杀人的事件,死伤无数。

到了第二天天亮,情况反而变得更加恶化。因为东京汴梁城太大,整个城楼上面有上百万人,大部分都没有携带粮食。而为了生存下去暴力不可避免。所以到处都是杀人抢劫等恶性犯罪。之前被送上城的两万御林军没有携带武器,也没得到弹压的圣旨,所以没有镇压。

而且他们也没有收到这样的命令。当这个消息被蔡京用紧急奏折报给了皇帝之后,宋神宗才知道,城楼之上发生了因为粮食而导致的大规模骚乱。死伤已经达数千人。

宋神宗立刻下令,让上城的御林军维持秩序。对于抢劫杀人者可以格杀勿论。同时下令开仓,将皇宫中的粮食送上外城,熬成稀粥供百姓食用。

因为粮食有限,洪水也不知道多久才会退去,必须尽可能的以保证体力,以能够维持体力为原则,不能胡吃海塞。稀粥是最稳妥的维持生命的手段。

这个举措极大地稳定了民心,再加上两万御林军的弹压,暴乱很快平息了下去。

排涝夜以继日地进行着。几天之后,终于将城里面的积水大部分都倾倒出来了。城中很多地势相对比较高的地面已经露出了水面。这些区域的百姓也从城墙返回了家园。

然而,返回家园的百姓被眼前一片疮痍惊呆了。整个家都被黄河水带来的泥沙给塞满了。要想恢复家园,还有很多事要做。

杨仙茅在看到水位开始往下降时,便下令将船开到了自家院子花园的空地上方,等到水位完全降下之后,他的船又停在了原先停放的院子中。等到洪水差不多排涝完毕,洪水退出宅院之后,杨仙茅这才与全府上下仆从们一起恢复家园。

这些人在这些日子里都在杨仙茅的船上,吃喝不愁。得知城楼上发生暴乱,死了数千人之后,他们更是感激杨仙茅帮助他们躲过了这场灾难。因此,杨仙茅让他们出力恢复家园的时候,人人都争先恐后的做着清理工作,都想回报主人的恩德。

他们首先需要清除院子里的淤泥。因为杨仙茅有大船,吃住不愁,所以整个清淤工作有条不紊。但是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很多人发现粮食被水冲走之后,惊慌之下,城里又再次发生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