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韶南道(2 / 2)

明末锦绣 有限无敌 1733 字 27天前

马明远一看到马济远就跪在地上,说道:“大哥,是我该死,连累了大哥!”

看到自己弟弟马济远也无话可说,毕竟是自己一奶同胞的弟弟,马济远上前搀起二弟,说道:“二弟,你从小就聪明,爹和娘在世的时候也总夸你,但是你忘了爹临死前和咱们兄弟说的话吗?爹说楚王雄才大略,英武之主,不次于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让你不要在楚王面前耍你的小聪明,你忘了吗?”

老爹临死前的话马明远当然记得,他还记得老爹说了,自己如果在这么刚愎自用,马家大祸不远了。

被大哥训斥马明远也没什么话说,马济远看到自己弟弟催头丧气,说道:“二弟,让你致仕也不错,这几年在家好好读读书,只要妹妹和外甥没事,将来楚王还会用到我们兄弟的。”马明远说完拿起行李和自己儿子马绍基去码头上船,马明远要去千里以外的吕宋,而马绍基要去昌化挖矿。

马家倒霉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广东,就连远在北方南雄府的张家玉也收到了消息。

看到邸报上面楚王的诏书,张家玉叹了口气,也许自己离开东莞是对的,自己一不是湖广人二没有功勋,在那个地方还不是被那些老狐狸玩死。

张家玉到南雄府已经半年了,在这里他感觉过得很充实。

南雄城在历史上是沟通大庾岭南北的重要商业市镇,因其地处大庾岭南麓,北邻江西赣南。自唐开元开通梅关古道之后,古道像一条彩带,北接章水,下赣江,入长江;南接浈水,下北江,入珠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结起来了。雄城在这条彩带的南端,成为南北水陆联运的交通枢纽。广州沿海一带的货物客商,由水路溯北江而上到雄城,转由陆路经古道到岭北,岭北的货物客商,则经古道到南雄,转由水路沿浈江下北江,到广州沿海一带。这样,水陆兼程,舟车联运,货物畅通。

南雄陆路交通主要有四条:一走梅关古道入江西大庾,二走大坊入江西信丰,三走南亩入江西虔南,四走百顺入仁化。这四条路以梅关古道为最盛,是古代重要驿道,设施相当完善。明代,设凌江驿,有驿书一名,跑役十四名,下属十四站铺驿:红梅铺、大庾岭铺、小岭铺、火迳铺、里东铺、石塘铺、沙水铺、长迳铺、长宁铺、州门铺、东浆铺、修仁铺、古禄铺、都塘铺、璎珞铺、黄田铺。每十里设一铺,每铺设铺兵四名,共五十六名。驿道上由于来往客商多,为客商服务的客栈、茶楼酒店也随之兴旺起来,逐渐形成圩镇街道。从梅关到南雄城,六十多里的驿道上,就有七条“街”:雉公嵊街、新路口街、小岭街、中站街、灵潭街、里东街、沙水街。所谓“街”,就是许多店铺分列两旁形成街道,这七条街的店铺不下七八百间;每天接待的客商千人以上,每年约四五十万人。

传说梅岭顶上有一座“状元坟”,碑刻对联一副;“日受千人朝拜,夜观万家灯火”。意思是说这坟的“风水”很好,每天有上千人攀登梅岭,一步一步,好像向它朝拜,而每晚俯瞰山下,村店灯光闪闪,好似千万颗明珠撒地。这些虽属传说,却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来往于古道的客商很多的客观事实。就拿盐运这一项来算,每年约500万斤盐要从南雄经古道运往赣南各地,光挑夫至少要十万人次。宋时,韶关岑水冶铜,水通监铸币,每年也有五六百万斤铜币,通过古道北运,挑夫也得10万以上。还有其他客商,不可计数。这些都说明来往古道贩运商品的人不少,每天来去数千人是不奇怪的。

南雄的水运,主要航道是浈江,上溯新田,下通韶关、广州,通航能力是相当大的。汉初,能通航楼船,楼船将军杨仆平南越之乱,数万楼船师即由浈江直下广州。宋末珠玑巷人民33姓97家南迁,多数乘木筏沿浈江漂流两个多月至南海一带。随着商业的发展,水运日益繁忙,船筏来往如梭,码头设施也逐步完善起来了。明嘉靖年间,南雄城至乌迳来往船只有500余只。州城沿河设有五大专业码头:一是盐码头,专供盐船使用;二是龙蹲阁码头,多为浈江上游客商船只起卸货物;三是大码头,四是青云门码头,这两个码头贴近闹市,最为繁忙,主要为行栈使用;五是木码头,专供竹木商使用。同时也产生了专营运输的行业。

现在因为南雄府官员缺少,知府衙门只有一个从五品同知在任。张家玉到任后走访了韶州南雄两地所有关卡、城堡,决定把韶南兵备道衙门设在南雄。

张家玉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系韶州的驻军,这里有新军的一个团,看着人数挺多,但是大部分是新兵,老兵都被楚王调往南直隶和南洋打仗去了。

这个团长马良也很郁闷,马良虽然姓马,但是和马家没半点关系,马良老家是陕西的,他是正经的流寇,当年在河南被朱宏三俘虏后就加入了新军。

马良听到广东那边给自己派来了新长官很是高兴,马上来到南雄拜见新长官。

见过面后马良单刀直入的说道:“大人来了太好了,现在我们这缺少火枪火药,请长官解决!”

新军还能缺少军备?张家玉在军机处接触过高层信息,知道现在仓库里火枪火药堆成山,这里怎能缺少?

“大人不知道,韶州和南雄北面还算太平,所以兵部的补给都是给半成,不过好在兄弟们的俸禄和吃喝上给的足,就是这武器军备,现在兄弟每三人才能使用一把火枪,长此以往没有事情还好,如果北方有变,再从广东运来实在来不及啊!”

张家玉没想到到这第一天就碰上大问题,赶紧答应马团长军备自己会帮助他解决。

送走马团长后张家玉给朱宏三写了第一封奏折,将南雄的实际情况说了一遍,这里人流密集,往来人员复杂。而当地驻军缺少装备,并且人数太少,如果出现突发事件怕是控制不住,所以想请楚王下令,拨给新军足够的武器弹药,还有自己准备编练一万人的民兵,请楚王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