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最寒酸的‘钦差’(1 / 2)

大明略 南宫草堂 1791 字 25天前

“北直隶、保定府、博野县、鄱家庄繆家血案疑虑重重、审谳有失公允。 为‘立律法之威严’、‘扬世间之真情’。着翰林院庶吉士仲逸、刑部主事樊予专督此案,仲逸所到之处有:专案、专事、专断之权……”。

数日之后,朝廷的旨意终于到了翰林院,落锤定音,仲逸再无须提心吊胆。

同时,北直隶各衙门、甚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也收到旨意:全力配合仲逸、樊予督办此案:涉事之人,不管何人、何职,皆以律法明断、绝不姑息。

此事,思虑再三、酝酿已久,嘉靖帝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

当然,刑部主事樊予也接到了旨意。

此刻,他正从刑部往翰林院赶来。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虽然并未说明二人是钦差大臣,但旨意为朝廷所发,他们自然是为嘉靖帝办差,从京城到地方,与钦差无异”。

樊予心简直要开花了:“凭自己一个小小的六品职衔,嘉靖帝为何能单单想到他呢?”。

而更为不解的是:“他的仲老弟只是一个翰林院的庶吉士,为何也能出现在圣旨?”。

从旨意来看,仲逸在前,樊予再后。

显然,此次督办,以仲逸为主,樊予为辅。

乖乖,我的仲老弟,你这又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尽管此次旨意与往常有所不同,但嘉靖帝时有语出惊人、处事怪异,这也不足为怪。

对樊予来说:那怕是做个辅助之人,也是求之不得,更何况是他的仲逸老弟呢?

樊予暗暗窃喜:翰林院虽大多为闲职,但能接触到皇室成员,尤其是皇帝,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以仲逸的才学,弄出点意外之喜:虽有些意料,却在情理之。

樊予匆匆来到翰林院,却见仲逸与那些同僚说着话,举手投足间,一如既往,如无事人一般。

“哎呀,我的仲老弟,你怎么还有这份闲心?说说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避开众人,樊予急忙问询。

“什么怎么回事?”。

“你莫要给我装糊涂,我的旨意收到了,你岂会不知?”。

“数日前,我与翰林院的三名同僚一同奉召面圣,当时谈到‘律法’与‘情理’之争,次日。我单独奉召,说的也是这个话题……,不知为何,今日来了旨意”。

当初,嘉靖帝曾叮嘱:正式旨意下来之前,不得向任何人说起。仲逸也只得做出一副刚刚知道此事的样子。

“这对了,这对了”,樊予恍然大悟:“定是你在面圣之时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圣见你出言不凡,才下的旨意”。

“我的仲老弟,你这张嘴啊,翰林院,正是你的英雄用武之地啊”。

“当时我以翰林院不管刑狱之事,这才提到刑部等,没想到圣竟提到了你,他好像对我们过往之事略知一二,这才命你同去”,仲逸补充道。

“这是自然,你入仕不久,初次处置如此大事,自要对你调查一番,这是委以重任之前的一个必经程序”,樊予笑道:“为兄沾你的光,也能做回‘钦差’了,万幸,万幸啊”。

樊予心暗暗思量:想必朝廷也调查过自己,在蠡县时的过错,当年已受到惩处,此刻重新委以重任,自然没有其他问题。

说什么呢?放手干吧,只要能进的皇帝视野,前程不可估量。

到时,不止一个小小的刑部六品主事了。

“樊兄,此刻展望似锦前程,是不是早了点?快说说看,这个案子从何处入手,你是刑部主事,断案之事交给你了”。

“此次,差事要是办好了,自不用说,要是办不好,你我兄弟二人恐怕,连如今的差事都干不成了”。

被泼了一头凉水,樊予这才从浮想联翩缓过神来:入仕这么多年,这个道理他能不懂吗?

“这个,这个命案嘛,当然要查凶手了,我们马去博野县……”。

从蠡县知县到刑部照磨,再到如今的刑部主事,要说樊予不懂刑狱,那是绝对说不过去的。

可若是说他精通刑律、断案入神,那也是万万当不起的。

“我说仲老弟,你别为难我了,在蠡县时,还不是靠你出谋划策,你说怎么办,为兄照办是”。

樊予干脆笑道:“根据旨意,此次办差,你为主,兄为辅,你看着办吧,哈哈……”。

樊予心窃喜:多亏是派了仲逸,不然,真不知该如何才好。

万幸的万幸。

……

“繆家庄血案,绝非单单一个命案那么简单,背后或许牵扯诸多不为人知之事。圣明示此案有疑,想必凶手另有其人”。

仲逸压低声音:“故此,我们应别具一格、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