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不安套路出牌(1 / 2)

大明略 南宫草堂 2511 字 25天前

晴空万里,晨光永远显得那样朝气活力,对北方的冬日来说,这‘亮亮’的暖意格外难得。

三日后,暂代榆林知府的李序南进宫面圣。

同样接到旨意的,还有翰林院侍读仲逸。

与李序南早有安排不同,仲逸是当日得到口谕,传旨之人到翰林院时,他正与同僚费思应等人说着话。

翰林院即将有一次遴选活动,主要针对庶吉士的选拔,与以往不同,此次评选由翰林院内部先进行,拟定初步名单后,报朝廷核准。

不用说,如果不出意外,翰林院内部的名单将是最终名单,至少也是八九不离十。

掌院学士不愿得罪人,便将这个任务下发到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甚至侍读、侍讲这一层。

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翰林院品阶不高,连掌院学士也只是个正五品,但这里边的人,大多还是有些来头的。

抛开像费思应这样的,有个在礼部当郎的老爹不说,其他人在六部九卿的靠山不在少数。

此外,还有学生与老师之名、同乡之情,也是得罪不起。

翰林院掌院学士将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了下边,只要下边报来,他全部核准,如此一来,即便有人问起,他也有了个托词。

仲逸身为翰林院侍读,后面没有“学士”二字,自然品阶与地位也差了些。

但即便如此,还是给他交了任务,掌院学士真是有些不厚道。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此事一旦传开,翰林院立刻不淡定了。

翰林院内部更热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除了老爹,费思应首先找到的,当然是国子监的同窗、翰林院侍读仲大人了。

“我双手赞成,至于其他人,看你费兄的本事了”。

仲逸望望窗外,程默立刻领会,他端起茶壶,笑眯眯道:“仲大人,进宫面圣的时间到了,诸位大人由小的来伺候吧”。

这话说的,是个“逐客令”。

众人纷纷站立,施礼道:“仲大人先忙,面圣是大事,可耽误不得”。

再次寒暄几句,大家也散伙了。

……

“仲大人,你稍后,李大人正聆听圣训,下一个传唤你”。

内侍太监见到仲逸后,急忙迎了去

司礼监事、总督东厂黄锦在一旁侍奉,对他而言,李序南还是较陌生的,在此之前,他从未单独面圣。

相而言,仲逸面圣的机会则多了些,仅是黄锦本人见过好几次,次在宛平县被人陷害,进了刑部大牢,也是黄锦说了几句公道话,也算是个厚道的人。

相其他管事大太监,黄锦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懂的收敛,能自我约束,身在这样的位置,做到这一点,已经相当不错了。

“仲大人,里边请”。

黄锦亲自为仲逸领路,二人还简单的寒暄几句。

“仲侍读,圣最近刚刚静修结束,龙体要紧,差事的事儿,还要靠内阁及诸位大人多操劳,剩下的事儿……”。

黄锦说的再清楚不过:皇帝龙体欠安,待会儿面圣的时候,请少说两句吧。

仲逸频频点头,自然是领会了这位皇帝大伴的意思,只是应承归应承,可他心里却犯了嘀咕:皇帝不说结束,我一个小小的六品侍读,能说结束吗?

看看再说吧,好在李序南还在里边。

“你们二人应该见过了吧?西北榆林府的事儿,你应该都知晓了吧?当时,你们可都在榆林府”。

一个大大的圆盘,朱厚熜正稳稳坐于间,如同正在修炼之人,即将开始运作**。

很明显,之所以将李序南与仲逸同时叫来,自然是因为当初二人同时去过榆林府,李序南是去赴任,仲逸则是去明察暗访,为了三边镇大煤矿的事儿。

而榆林府调整耕地、改良农田、荒草畜牧、农闲时发展副业的举措,也是仲逸当初建议的。

身为榆林府的代知府,李序南实际是个执行者。

如今,一年结束,探索也初有成效,李序南回京复命,仲逸自然也要说句话了。

仲逸微微前,施礼道:“李大人回京后,微臣与他倒是见过一面,对榆林府之事,大多已知晓”。

“那你说说看,这样的新举措,到底如何?若是在其他州府县推广开来,是否可行?”。

类似的问题,朱厚熜已向李序南问过。

当时,李序南的答复是:第一年,即便见了成效,也不是很明显,没有三年五载的,恐怕难以成气候。

这话说的在理,莫说别的,仅是百姓们适应这样新的环境和耕作方式,需要一个过程。

看来,朱厚熜确实有些着急了。

不管是基于自己身子不适的缘故,还是社稷安危的迫切性,他更愿看到一个明显的效果,而且是很好的效果、全民的效果。

对一个帝王而言,他的眼里,从来都不是一个州府县,甚至于几个布政使司。

可是,这话,又该怎么说呢?

“启禀万岁,恕微臣直言:万事开头难,而且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思量片刻,仲逸便接着方才的话题继续道:“北方种谷、南方插稻,栽树要幼苗、养鱼离不开水,天时地利,各有不同,难以一概而论,也从来不会有一个地方的经验,能得到所有地方普遍效仿,更不能完全适应所有地方”。

咳咳,微微一个提醒,黄锦在一旁稍稍动了一下,算是张嘴说话了。

暗示之意,再明白不过:不要把话题扯远了,同时也要注意会用词。对臣子而言,与圣说话,无论多么深刻、有理的建议,那也仅仅是个建议而已。

采不采纳,只是天子一句话的意思,千万不能将所谓的大道理,弄得像先生教导学生一样。

如果是那样,是天大的事儿、圣人之言,恐怕也得不到回应,莫说是赞许了。

黄锦,不愧是打小在皇帝侍候的人,察言观色、所见不凡,不得不服。

同样的感觉,也让一旁的李序南看出端倪,他不由的向仲逸投来短暂的目光:听黄公公的吧。

人与人之间,尤其是较熟悉的那种,交流的方式都有一种固定的默契,有的人喜欢开门见山,有的人喜欢说一句、品三句。

留下半句,还要让你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