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到底是什么关系?(1 / 2)

大明略 南宫草堂 1650 字 25天前

黄沙城,城内与城外,托托与林宗武,两军阵前,僵持数日,倒也能‘各安其事’,颇为难得。

托托向守城将领吩咐的,似乎永远是那八个字‘坚守不出、相机而动’,城内将士没有那么多的功夫,去琢磨这八个字的真正涵义。

在黄沙城的守城将士看来:‘人家林宗武无论如何骂阵,我们是做这个缩头乌龟呗……’。

林宗武带兵驻扎在城外不远处,一万的兵力不多也不少,但起那些远征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兵马,这点兵力还是很好管理的。

以千人的千户所为单位,十个千户所再分以百户所,另有五个百户所负责在营帐与东沙城间运送吃食、饮水、保证供需。

营帐是那种厚厚的遮阳布所搭,以防午后炎热的暑气。

林宗武特命医官备好降暑、驱除蚊虫的草药,这都是离京时从京城所带,经过医官们精心调配制成。

北征以来,有这些草药的‘保驾护航’,将士才得以更快的适应环境。

说起来,这其还有仲姝和仲逸的功劳:当初,也是数年前,林宗武第一次来北漠,曾对这一带的气候环境细心观察,回京后将这些信息告知仲姝。

在凌云山时,仲姝曾学过医术,对一些医书颇有心得。后来仲逸因袁炜的身体缘故而请教名医李时珍,当时说起北征将士应做如何预防病疾时,被这位大名鼎鼎的李太医给予指点,并受赠一个方子。

后来林宗武更是亲自前去拜会李时珍:无论北寇南虏,无论南征北战,将士们易患的、要预防的,尤其大队人马容易传染的疾病,都一一作了应对措施:对症预防、对症下药。

后来得到皇帝的准许后,朝廷备好大量草药及辅助之物,北征大军出发之时,林宗武亲自安排,所需草药由医官们统一调配,颇为重视。

时至今日,但凡军将士,无不对李时珍等名医、太医感激万分,在他们看来:这些草药虽不像援兵那样助他们阵杀敌,但绝对可以保驾护航。

在某种意义说,这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处……

如此,大明将士不时来到黄沙城门外胡乱叫阵一番,有时一个百户所的样子,有时连百人都不到,数十人的样子:叫骂一会儿,便毫无压力的离去,次日再来。

时不时来点花样:推一门火炮,象征性的放两声,也不向城墙打,是朝天而响,如同放鞭炮似的。或者再来射几箭,俨然一副挑衅的姿态。

对此,起初黄沙城鞑靼方面的将士还吹鼻子瞪眼,只是无奈托托有令“坚守不出”,他们也没办法,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林宗武命人天天前去骂阵,后来有时去两三个百户所、数百人的样子,无论午、下午,无论白日、夜晚,都不停歇。

渐渐的,城墙的军士也对城门下的叫骂声没有了多少反应,有的时候,甚至都懒得去看一眼,怎么也提不起兴趣来。

黄沙城内的守军闲的da:n'te:ng,而作为‘一城之主’的托托却忙的要死:自从他的两名亲随护卫查出那几封书信,尤其信提到林宗武与仲逸有关的,他更忙了。

一向老奸巨猾的托托对林宗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作为大明的将领,又是如此的年轻,怎么会与那个神秘的著书兵法者有这特殊的关系?

这位神秘的著书兵法者是当年的仲云寒。自从吴风将这个消息在东南福建一带传的天下皆知时,北漠的魏申也很快知道了此事。

无独有偶,魏申还‘阴’的托托,自然也嗅到其不同寻常之处。

好在当初戎一昶并未将林宗武与仲云寒的师徒关系在信说明,他原本打算是在与阿里脱木、魏申见面后再摊牌:借助对方的力量来找寻兵书的下落,之后各自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戎一昶死于乱箭之下。而他所知道的那个秘密,也永远被带走了。

很明显,托托的思路与当初的魏申是一样的:既然林宗武有这层关系,你们只有查出那层‘特殊的关系’,可以通过他来找到兵法的下落。

在京城,魏申有他的暗哨眼线,这是他多年在京城混迹后部署的结果,而同样为托托打探消息的人,虽没有魏申那么多,但还是有这样的角色存在。

数日前,他已秘密派出亲信南下,按照提前交代好的对接暗号,一路南下,去北直隶一带去找几个人……

“大人,据他们打探道的消息:林宗武在入军以来从未听说过向何人学习过兵法,而且他的年纪与那位早已隐居的仲云寒相差甚远”。

那名亲随向托托禀道:“据咱们的眼线说:林宗武似乎不可能与仲云寒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