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团本是要安慰她的,但再看看自己的神情,似乎也强不到那里,最后颤抖着双手,终究还是没有说出什么来。
倒是林梦杰,也就是穆一虹的阿弟,虽不像爹娘那样激动,但想起从未见过面,或者毫无印象的阿姐即将出现在面前,还是没有忍住。
情绪这东西,实惠感染的,再看看一旁的爹娘,林梦杰也只能不停的劝说着二老。
“仲大人……此事……就全交给你了……”。
林大团竟然跪了下来,声情并茂道:“你是我们一家人的恩人、大恩人。此恩情,我们今生无以为报,来世当牛做马,也定要报的……”。
又是这番话,仲逸听得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又不能驳了这份真情。
他转身向陶朔吩咐道:“周围都是我们的人,他们只知道我今日要见一个重要的人,但不知道具体是谁,你马上回城去诚信堂,告诉罗英……”。
说着,仲逸便将之前写好的一封书信交到陶朔手中,这是他的亲笔信,穆一虹一看便知。
陶朔自然领会,关于诚信堂的事儿,他心中最清楚不过:早在京城时,他就在穆一虹那里做过事儿,自然知道其中内情。
“仲大人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陶朔说了这么一句,便转身欲离去,他看着林家人的模样,心里不由的泛起一股辛酸,本想劝说一番,但想想,最后还是算了吧。
陶朔离去后,这里就只剩仲逸和林大团一家人了。
不,确切的说,这里还缺一个穆一虹,她也是林家人。
对的,她是林家人,不再是穆一虹。
对这位翰林院出身的仲大人来说,他自然能分清情与理之争,那怕是他深有体会,如同当年再回义中村见老姑和村中其他人时。
离开义中村时,他只有八岁,那个叫难难的男孩,而相比而言,穆一虹又会比他多什么呢?
“大团,有句话……或许你难以接受,但本官在这里还是要说的”。
犹豫再三,仲逸决定还是说了出来:“你们这里有三人,对穆一虹而言,都是一家人,你们尚且如此,可想而知,穆一虹一人,她或许知道自己的爹娘,但并不知道自己还有个阿弟”。
说到这里,林母又是泪水满面,林大团似乎听出了什么,只得默默收起失态,开始劝说起来。
‘你们再想想,一虹现在还不得而知,若是见面后突然说出这个消息,她又是该做什么反应?这个你们想过吗?’。
仲逸再次说起当初穆一虹给他的那个香包,连同只有这里人才知道她背后的月牙胎记,无非也就是说明:穆一虹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
有义中村的经历,仲逸不想再继续这种场面。
好在,当初还有小彤,这是村里人给她定的‘娃娃亲’,还有田二叔,若是没有他们,那么他这位蠡县县衙的仲先生,在得知老姑龚王氏去世后,又是怎样的反应?
可惜,这里没有小彤,没有田二叔,而他这位盐课衙门的提举司提举大人,就要担起这个角色。
想到这里,仲逸决定改变主意:为了穆一虹,也为了林大团一家。
林大团终于明白了仲逸用心良苦,他起身道:‘仲大人,此事……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听你的便是……’。
毕竟是林大团,能做到盐户里的头把手,绝非浪得虚名。
行业,不分高低,能做到一定的高度,绝非一般人,这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仲逸不再犹豫,他继续道:“穆一虹,她现在就叫穆一虹,这个名字伴随了她这么多年,现在猛地让她叫做林梦语,她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我们如此……”。
林大团微微一怔,三人立刻换了一副神情,内心从未有过的强大:这是亲情的力量,换做谁身上都会这么做。
“仲大人,我们都听你的,只要语儿,哦……不,是一虹能接受,我们都可以做,也……能做到”。
说话的是林母,这个乡下女人,跟着林大团这么多年,走南闯北的,也算是见过世面的。
世面这种东西,或许在平时不算什么,但真正在关键时刻,是否有过同样的经历,一看便知。
显然,这一点,林家人做的很好。
“好吧,既然是这样,我们就都听你的……”。
林大团再次表态,所有人从之前躺在地上,此刻已全部站了起来。
阳光下,林中蝶飞凤舞,秋后的天气格外清爽,久在城中呆过的人,能见到这番景象,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仲逸在享受这种安静,一种来自多年的百感交集,一种来自托付之后的信任,全然没有了翰林院、没有了北虏南寇,甚至于他的‘光辉经历’。
城中,诚信堂分店,罗英再次一通安排,终于做好了所有的准备。
“少东家,事已至此,那我也就只好实话实说了……”。
见穆一虹说仲逸不在盐课衙门,罗英只得说出实情,并将陶朔送来的那封书信呈上。
穆一虹没有犹豫,看过信件后,只是微微一笑:这个仲大人,每次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