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被告密谋反(1 / 2)

纵横民国 豆腐青菜 1845 字 6天前

告示中明确的提出,张一凡已经在广州开工建立价值超过200万两的纺织厂以及面粉厂的三星实业,张一凡将拿出100万两的股份来购买土地。

张一凡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200万两的实业在当时绝对是属于巨无霸一样的企业,200万两足以体现张一凡的实力,这样更加容易让人相信张一凡是有真本事人。同时表示只愿意拿出100万两作为股份,那样的话就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心理,那就是去晚了就没了。而且张一凡已经开工建造工厂了,都是那些洋鬼子在建造,无形之中,很多人都相信了张一凡在告示中所说的。

至于200万两的工厂,产能那么大能不能售出那些产出的布匹,面粉什么的,张一凡并没有去考虑,他相信到时自然是有办法的,或许那个时候还会嫌弃自己的工厂建造得小了呢。

告示中有在工厂做工的具体要求条件,身体健康,年纪16以上60以下,每天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不得违法乱纪,期限60年。更是详细的贴出了哪里的土地多少亩换一个名额,比如城中的土地1亩地可以换两到三个名额,而郊区的或许就是一亩地才换一个名额,更远甚至两亩地,三亩地才换一个名额。

贴出告示的同时更是罗列了一系列张一凡的事迹,有不可调查的南洋事迹,也有张一凡在海口建立的工厂有多大,耗资多少等等。

张一凡要的就是打造自己的名声,真真假假,只要这样的话,本来自己在广州城就有不小的名声,经过自己这一番类似炒作的操作,一定会让自己的名声更加的大,这样就等于自己在广州这里树立了招牌。自己将招牌树立起来之后,那样的话,购买土地就更加的容易了。

果不其然贴出这些告示的作用是很大的,相比之前的门口罗雀,如今可以说是门庭若市了,有不少人都很急切的想要出售自己的土地,来的这一部分人大部分是要换取名额的,并没有多少人要换取股份。张一凡他在得意的笑,非常得意的笑。

不仅在笑自己的成功,更加在笑自己如果成功购进大批土地的一些结果,那样可以更加顺利的实现民族的复兴。机缘巧合之下,张一凡用股票来购买土地的行为为他打开了一个思路,一个非常有用的思路,一个运用钱财的手段,这个手段既可以让自己这个将来的政府财政充盈,还可以让百姓日子好过。

林成庚看着张一凡有点走火入魔般的在那里傻笑将近大半天,忍不住打断张一凡,他知道只有自己可以打断张一凡,只有自己可以和张一凡交谈。

经过这些日子林成庚完全知道了张一凡的那些属下是完全的忠心然而好像缺少什么东西似的。

“一凡你在笑什么啊,我看你笑了大半天了。”林成庚十分无疑惑,并不知道张一凡笑什么,可是又很想知道张一凡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没有,只是想到了某件事情而已,以后的事情。”张一凡尽管已经被自己的岳父打搅了,可还是止不住自己得意的笑。

林成庚也不好在说什么了,想到以后的事,怎么听都觉得奇怪呢。

不过就是几天的时间,张一凡就售出了20万两的股份,那也就是将近万亩土地啊,同时也有不少人觉得拿股份毕竟有些不靠谱,便就以高出市价两成的价格将土地卖给张一凡,并得到相信的名额。

不管是拿到股份的,还是拿到名额的人手上拿着那份契约,心中莫名的高兴了不少,很多人感觉就好像是多出一份保障一样。

不管是不是哪里的土地张一凡都要,哪怕是乡下的土地,张一凡也要。张一凡很清楚,几乎没有人会将自己全部的土地卖出,那些人只会卖出一部分土地,持观望态度,更多的人则是死死的守着自己的土地不肯卖出。

张一凡要那些土地,并不是自己确实需要那么多的土地,或者真的那些土地真的能升值那么多,只有城里的土地才会升值那么多,可是他依然要乡下的土地,那就是张一凡要早就那些无业者。他清楚地记得历史书上写的清清楚楚,那就是英国人的工业化过程中的圈地运动。

他现在要趁着难得的和平时期为民族的强大多做出一些努力,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革新者或者怎样的人,他只是想民族尽快强大,而这必须经过工业化这一个过程。他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并不是一个为了权力而革新的人。

张一凡在设想他的宏图大业的时候,并不知道有人要拿他来搏自己的前程,有人要去告密——张一凡密谋革新。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缺少出卖别人来让自己飞黄腾达的人,原来张一凡张一凡在招募乡勇的时候尽管已经用了复仇剿匪的名义,然而他的所作所为怎么看都不像是简单的剿匪。

在张一凡到达海口的时候却已经有人悄悄的前往广州了,这个人并不是其他人而是王浩元手下的一个官员而已。这个人并没有报告给王浩元,不然的话王浩元或许会先给张一凡通风报信的。他想将事情直接捅到两广总督那里,虽然他这样做是越级的,是很不符合官场的规矩,很容易惹得别人厌恶的,但是只要他成功了,那么自然就值得了。

富丽堂皇的两广总督府中,两广总督袁树勋摆足了官架子,慢慢的抿了一口茶,才悠悠然开口问着下面跪着的那个官员。

“你说你有要事禀告?”袁树勋慢悠悠的说着,看不出有任何着急的样子,还不紧不慢的抿着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