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凌微微点头,心中一叹,自己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至少还有这些沙场兄弟,慢慢培植自己的势力,缔造生存的空间。
大梁城属于魏国的国度,也是中原文明的一个核心,早在三十年前,它就成为了中原最大的城市之一,有天下文明的魏市,自从魏国迁都大梁之后,又开始扩建,城池内除了王卿公族,达官显贵,巨贾商旅,三教九流错综复杂。
魏公子的府邸在城西巷,与太子城东巷巨宅正好一东一西,而王宫坐落在北面,面朝正南,王宫正前方是王卿公族、军机要臣的宅所,在往前才是平人的住所区域。
辰凌与樊凡等人在街市上分开,只剩下滕虎、沈铮、景砚三个兄弟仍跟着他,四人走在大街上,观看着繁华的街市,楼台栋阁,酒肆飘香,客栈林立,店铺奇多,街道两旁商贩小铺摆放着各类的玉器、漆器、陶器,各种食物小吃和布匹等,车水马龙,一副繁华景象。
对于辰凌,这个古代场景,看得他是连连赞叹,好像自己在拍古装电视剧一样,一切显得太虚幻了。
“辰都尉,听说大梁城有一个清溪玉坊,天下闻名,不但里面酿出的酒如清溪玉露,而且里面更是百家士子舌战之所,以前在魏国安邑叫做洞香春,后来大梁城被迁都之后,安邑数次被秦军攻陷,这洞香春也举家搬来大梁,更名为清溪玉坊,不如咱们也去开开眼界”沈铮祖籍在宋国人,祖辈还曾做过宋国将领,只因受到内乱争权的殃及,全族被贬为奴隶,卖往魏国,他在儿时私塾中读过几年书,对魏国大梁城似乎有些了解,不像滕虎那样目不识丁。
辰凌心想自己现在最主要是了解列国的情况,方便自己结合历史知识准确地判断当今形势,印证一下课本史书与这战国真实事件有多大出入,吻合度能达到多少以后他在古代生存的一大优势就是他知道历史脉络和走向,如果偏差太大,那么知道历史不准确反而会诱蝶,在决策中严重失误,陷入绝境。
不能一味的相信历史,毕竟历史典籍是某一个作者撰写的,其中掺杂了太多作者的个人因素和喜好,还有因客观取证的难度,使很多历史细节被篡改,甚至写错。
比如,在史书中,一个历史人物有时会出现几个时间段,前后相差百年的都有,混杂不清,在不就是一个事件,描写的人主使人竟然完全不同,甚至一个皇帝,在不同史书中记叙的人各有差别,有的说是哥哥,有的说是弟弟,因此史学家提到,历史书籍与真正的历史吻合度能达到百分之六十就不错了。
“走,咱们就去清溪玉坊,听听白家士子们如何论辩舌战的”辰凌好奇心起,同意去龙蛇混杂的玉坊一看究竟。
王城之地,大街小巷,坊间邻里,但凡有三两人之地,便会有宫廷秘闻在口舌间流淌,若是酒肆春楼、茶驿乐坊这等市人如流、名士穿梭的场所,就更是高谈阔论,争相对目下最重大的国事传闻发布真知灼见;其间若有语惊四座之高论,便会获得众人一片彩声。若一个人屡屡有这等高论,这个人便成了风雅场所的名士,身价便倏忽大长。这种论政名士,也不是等闲场所都能造就的,而必须是大梁市井和上层名流共同认可的大雅之所。
而清溪玉坊便具备了这种大雅之所的条件,这条小街没有过多民户和店铺,只有三十多个大小诸侯国的驿馆建在这里,再就是一些公卿贵族的别院,街边绿树成荫,街中石板铺地,行人衣饰华贵,馆所富丽堂皇,少有尘世的粗俗喧嚣,透出的是富贵宁静和风雅,有一座绿树葱茏流水潺潺的庭院,院中有一座十二开间的两层红色木楼,这便是名满天下的清溪玉坊。
重新建造清溪玉坊的不是别人,正是白氏目前的家主白若溪,而它的前身洞香春却是白若溪的玄祖白氏亲自创建,当年白氏立下定规:非读书士子、百工名匠、富商大贾与国府官吏,不得进入洞香春。这便将洞香春明确的当作了上流社会的清谈聚饮之所;幽静的院落酒楼,精美的器皿陈设,的珍馐美味,名贵的列国老酒,还有雅致艳丽的侍女,每一样都是天下难觅的精品,一时间,名士吏员列国使臣竟是趋之若鹜。
想当年上卿李悝经常在洞香春和名士们论战变法利弊,上将军吴起也多次在洞香春论战用兵之道;更有周王太史令老子、儒家名士孟子、自成一家的墨子、魏国奇士鬼谷子,都曾在洞香春一鸣惊人,飘然而去。
白若溪国色天香,文武双全,跻身战国十大红颜榜之中,使这清溪玉坊更加火热起来,玉坊内名贵珍奇遍置其中,雅室秘室酒室茶室棋室采室,错落隐秘。更有论战堂宽阔舒适,专供客人们聚议重大国事,吸引天下名流士子们的目光。
辰凌却不知道,他的名字和事迹,最近一直在清溪玉坊热议流传,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