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大内总管三(2 / 2)

铁血山河志 李别一 2429 字 23天前

曹继武说完,告辞而去,吴良辅亲自送出门外。

吴良辅将曹继武亲自送出了门外,反身回了屋内,疲倦的身躯轻轻一歪,靠在了檀木官帽椅背上,掏出薄荷脑小盒,深深地吸了一下,满脸惬意地轻舒一口气。

此时内间竹帘响动,王承嗣走了过来,轻轻咳了一声。吴良辅点了点头,却并没有抬头看他。

宫中太监技能的传承,和民间一样,是以师徒关系延续。王承嗣的老师,正是眼前的吴良辅。

“师父……”王承恩欲言又止。

吴良辅听出了他疑虑的声音,又吸了一口薄荷脑,轻轻叹道:“有话直说,不必吞吞吐吐。”

王承嗣打定了主意,上前凑了凑:“曹继武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白拿了我们两百万两白银,师父是不是被他给骗了?”

吴良辅瞪了一眼:“什么叫白拿?我有这么傻吗?”

“徒儿失言,还望师父宽恕。”

吴良辅目光转向柔和,轻轻问道:“小承子,你看曹继武是骗子吗?”

王承嗣思索了一下,轻轻回道:“观曹继武言谈举止,镇静自若,话语真诚,不像是骗子,倒是……”

见他又说了一半,吴良辅微微一笑,接过下半句:“倒是人不可貌相,是吗?”

“正是。”王承嗣立即回道,“江湖上很多高级骗子,说话像真的一样,言谈手足,俱皆得体,常人非常难以区分。”

吴良辅笑了,转过脸,盯着王承恩:“一门西洋大炮,多少钱?”

“天启年间,据说九千岁派人,为关宁军购置大炮,一门千斤佛郎机,大概五百两白银,而一门红衣大炮超过一千两。但这和眼前的曹继武,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关系?”

吴良辅瞪了一眼:“曹继武建造南洋舰队,据说拥有超过一千门大炮,比整个大清国都要多,这些大炮值多少钱?”

王承嗣吃了一惊,心中暗暗算了一下:“按一门八百两算,一千门大概要八十万两。”

吴良辅摇了摇头:“真是没见识!”

王承嗣一愣,急忙行礼:“愿听师父教诲。”

“红衣大炮实际上是英制十二磅舰载加农炮,可那是五十多年前的技术水平。我从平南王那里打听到,曹继武光是铸造舰炮,就花费了将近三百万两。大炮就如此昂贵,更何况那些造价更为高昂的西式战舰?你说,曹继武能差了咱们这两百万两吗?”

王承嗣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吴良辅斜靠在椅背上:“曹继武的那些大炮,即使和西洋人对轰,仍然能够稳稳占据上风。你说,曹继武这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承嗣不假思索:“能人。”

吴良辅点了点头:“当所有的人,都在认为西洋人是妖魔的时候,曹继武却反其道而行之,这说明什么?”

“这……”王承嗣有些迟疑,“这应该说明,曹继武胆大包天?”

吴良辅轻轻一笑,摇了摇头:“你还不够成熟,看不到其中的厉害之处。”

“还望师父教诲。”

“西洋人是‘妖魔’,所有的人,唯恐避之而不及,而曹继武却偏偏和西洋人打得火热。冒天下之大不韪,就要忍受无知力量强大的挤压。这种世俗的压力,绝非一般的胆大包天之徒,能够承受起来的。所以曹继武这人,绝非等闲之辈!”

王承嗣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

“师父之所以将后事托付曹继武,就是因为他是一个不受世俗观念左右的强人,只有他,才能够给予师父客观而公正的评判。所以也只有他,才敢于顶着压力,给师父找一个合适的后事之所。”

吴良辅点了点头,靠在了椅背上,陷入了沉思。

曹继武的行事风格,和当年的九千岁很像。这类人,讲究做事的实效,远远比空谈实在的多。目前的曹继武,没有当年九千岁的高位,却和九千岁一样,敢于承担世俗的压力。其胆识和魄力,绝不在九千岁之下。

目前明国已经成了过去时,汉人士大夫,向来仇视宦人。鞑子满清的一帮野蛮人,对宦人也不待见。看来接下来宦人的日子,一定比明国时期,更加的艰难。

“咱们宦人,历朝历代,都受到世人强烈的排挤,就连九五之尊的皇帝,迫于世俗强大的压力,也不敢给咱们当中有为之辈正名。单从这一点来说,这个曹继武,是咱们真正的知心人。”

吴良辅叹了口气,“更何况,曹继武这小子,心怀鸿志,锐意英强,拥有改天换地之能,将来作为,不可估量。所以,这个人,咱们应该结交才是。”

王承嗣点头称是,然而有些迟疑:“可是皇上的妃子……”

作为一个男人,被别人抢了老婆,能不是奇耻大辱?所以这次王承嗣跟来广东,看似是帮助吴良辅置办产业,实际上是奉皇上的口谕,想办法把老婆抢回来。

然而曹继武不是软柿子,不太好捏。上次南京之行,在众多大员的搅和之下,最终王承嗣两手空空。泉州之行,曹继武又将龙公子打败。所以王承嗣觉得,他自己对付不了曹继武,想请吴良辅出面,处理这件事情。

他说了半截话,吴良辅明白他的意思,叹了口气:“连皇上自己也没有办法,咱们也别去触这个眉头。”

“可是……”

吴良辅摆手制止了他:“你这带上银两,明日赶到澳门,多和曹继武接触接触,免得日后没有交情。”

见他没有动,吴良辅的脸色,颇显神秘:“至于皇帝那里,我先帮你担着。实在不行,你去找胡公公。”

胡公明是太后的人,吴良辅给王承嗣指了这个路子,看来他已经预感到什么了。宫中的事情,向来极为隐秘,许多秘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久在宫中的王承嗣,自然深谙宫中之道。既然吴良辅这么说了,他自然会意,应诺一声,转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