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虑的话,令所有人脸色大变。
可是众人却想不到一语反驳,因为对方说的确实如此。
虽然众人跟着献帝颠沛流离,也算是不离不弃的忠臣了。
但是却于楚王来说,没有任何功绩,自然根本不会受到重视。
对方的阵营中还有数不清的能人志士等着在朝中安排职位。
自己这些人自然就要面临顶替。
一想到这些,在座之人谁都不淡定了。
估计唯一的脸色稍微有些好看的就是东平王。
毕竟他还有爵位在身,但是也保不齐会被夺爵。
因此,在郗虑的引导下,众人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紧迫性。
此次拥立,可不仅仅是为了在献帝的屠刀下保住小命,还要为以后安身立命做打算。
于是,东平王立刻哆哆嗦嗦抖着肥胖的脸皮说道:“鸿豫,究竟要怎么办才好啊?
你向来足智多谋,快快给大家指点一下吧!”
说着还冲他行了一个大礼。
其他人也有样学样,恳请对方赶紧说出来。
郗虑见众人的表现,心中非常满意。
于是便捻着山羊须道:“本次将列为同僚请到我府,自然是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
只不过郗虑一个人势单力薄,不能成事,还望各位从中协助。”
“定当在所不辞!”其余众人立刻异口同声回道。
这也难怪,在涉及到各人利益的时候,是众人们最为齐心的时刻了。
“众卿可知每月朔望的大朝会?”
“自然知道,只不过在曹操霸政以后,参与的人就越来越少,最后更是逐渐取消了。
难道,鸿豫准备举行一次大朝会吗?”
“不错,正是如此!”郗虑笑着点头道。
“之前大朝会取消,是因为曹操称王开府,所有政令只能从魏王府内出,所以才使得大朝会失去意义。
但是现在不同,曹贼西窜,楚王光复,自然希望恢复往日气象。
而这大朝会不正是体现我大汉气象绝佳的一个机会吗?
所以我想这个请求,楚王殿下绝对不会拒绝的。
到时候,在文武百官齐聚未央宫,举行大朝会之日,正是我等行事之时!”
听了郗虑的话,其他人的脸上也终于有了信心。
他们立刻说道:“鸿豫此计甚妙,就依此执行。”
于是,众人便开始商议大朝会上的策略。
首先有郗虑主动奏请献帝恢复大朝会的旧制。
待确定以后,一方面组织百官参会,另一方面则私下准备奏请禅位的奏折。
到时候,由身为宗正的刘艾主动开头,其他人依次跟上。
说不准届时其他人也要见风使舵,攀附跟上。
那么奏请禅位的呼声自然越来越大,由不得献帝不回应。
如此一来,大事定成。
众人经过讨论,终于达成了共识,一个个悄悄溜出府宅。
天色已晚,路上早已没有行人。
众人见状立刻小心翼翼的返回自己的府中,没有惊动巡夜的兵士。
不过,当晚一封书信就已经出现在了荀攸的书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