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连贯的景象(2 / 2)

大明春色 西风紧 1826 字 24天前

刘鸣确定那人是第一批刺客里的人。因为刘鸣之前开口说话的时候,大部分刺客听不懂,只有一个人的眼神看起来、似乎听明白了那番话。刘鸣特别注意到了那人,所以对他有印象。

幕后指使者找人干这种事,刺客不可能是随便拉来的人,应该都是比较了解底细的;如果有人见势不对,想蒙混在人群里,似乎不太可能成功。刘鸣一时也不知就里,但他也没有造次说出来。

“刘使君,快走!”这时有蒙面人催促了一声。

刘鸣暗自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抱拳道:“多谢壮士出手相救。”

蒙面人们把死掉的自己人扛走,一众人冒雨走出了行馆,很快都浑身湿|透了。

周围几乎一片漆黑,时有闪电,凌乱错落的街巷房屋、才在面前一闪而过。天空乌云密布,不见星月,刘鸣连方向也分辨不清,在一众蒙面人的前后挟持下,跟着他们在雨中疾行。

大伙儿当晚便出了清化城,过城墙的方式是搭木梯爬上城墙,然后又从木梯下去。这段城墙没有人看守,蒙面人应该十分熟悉,甚至可能与驻守这片地方的守军有关系。

清化此时已成为了叛军的中枢(以陈季扩为首领的各路叛军)。刘鸣几乎可以认定,两批“刺客”都是叛军内部的人。

一群人在泥泞中跋涉了一整夜,天亮时,他们已经进入了一片山林之中。

大伙儿沿着难走的山路又挣扎了许久,山坡上便出现了一座庄园。那房屋院子与百姓家的房屋比起来,气派得多,显然拥有这座庄园的人、实非寻常人士。

刘鸣得到了善待,他在这里沐浴更衣、换上了干燥的衣物,还有人送来了吃食。昨夜在路上,刘鸣问过蒙面人、他们是谁的人马,但没有人告诉他。他也便不多问,到了这里也只好沉住气等着下文。

那些汉人随从跟着刘鸣、不远数千里刚到安南国,都死在了异国他乡;刘鸣现在坐在舒适的庄园房间里,苟活了下来,想到此处、心头难免十分伤感。

不过事情很蹊跷,刘鸣寻思着如果能弄明白真相、回去告诉圣上,也算一件有用的事。死罪活罪,让朝廷来定罢了。

中午时分,有人请刘鸣去见他们的主人。

他被带引到了一间宽敞的房屋里,只见上位坐着一个年轻汉子,看样子可能还不到三十岁。

刘鸣上前抱拳道:“昨夜在下得人相救,不知何人出手也?”

那个人仍然坐着,拱手算是回礼了,开口用汉话道:“我乃大越平定王黎利,你便是刘使君?”

刘鸣拜道:“正是。多谢阁下援手之恩。”

毕竟得了别人恩惠,刘鸣说话的语气很客气,但他并不称呼对方为王。因为朝廷并未在安南国封甚么“大越”的王,刘鸣的身份是明朝使节,不可能承认对方的身份。

名叫黎利的人点了一下头,说道:“刘使君不便在清化附近久留,明天本王便派人护送你上路。东海的明军船队已经离开了,刘使君现在只能去升龙(河内),那里有明军驻扎。队伍也不能往北直走,要先进西边的山区,然后再去升龙。”

他直视着刘鸣道:“本王的人会庇护你到达升龙。你是汉人,不太适应大越的雨季,若是生病了,你可以写一封信带去升龙,将所遭遇的事告诉明军。”

刘鸣忙问道:“将军为何要救我?”

黎利道:“你只是个使者,大越皇帝派人杀你是不对的。”

这个回答、包含的东西太少了。刘鸣沉吟片刻,又道:“将军何不投大明朝廷?”

黎利忽然露出了笑容,说道:“本王不愿背弃大越子民,若非迫不得已也不愿与大明朝廷为敌。”

刘鸣道:“我会把将军的话,禀奏圣上。”

黎利点头道:“刘使君趁启程之前,去多歇一阵罢。”

刘鸣抱拳执礼告辞。

他回到先前的房间里,在一条凳子上坐下来。房间里有桌子、还有纸墨,但他没有写字。刘鸣的随从已经死完了,周围全是安南人,他心中想的事、怕只有装在心里才安全。

这两天发生的事,实在是扑簌迷离,刘鸣一时半会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不管怎样,只有先到了东关(明朝给河内取的名字),到了明军控制的地区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