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毫不犹豫的提起笔,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票拟附在奏折上面,随即便命人将奏折送进宫中,请嘉靖“定夺”去了。
这个时候,他虽然差不多已经独揽朝纲,这种事他却也不敢“擅自做主”,他也知道,杨聪的能量,如果他敢瞒着嘉靖胡搞瞎搞,杨聪肯定会跑嘉靖跟前去告状。
嘉靖虽然糊涂,却不是什么傻子,有些事情如果做的太过头了,嘉靖还是能看出其中的猫腻来的。
他对这个分寸把握的还是相当好的,要不然嘉靖也不会被他忽悠成犬了。
嘉靖看到奏折,这才记起来,杨聪都收复河套了,这么大的功绩,还没给人家赏赐呢。
这段时间,他着实被丧子之痛折磨的有点神志不清了,竟然连这么大的事情都给忘了。
至于杨聪所提的收复西套之策,严嵩在票拟上已经写得很明白了,不是不行,而是条件不允许。
这会儿朝廷可是勒紧裤腰带在支持西北的战事,不管是南京户部还是京城户部都在苦苦支撑,再这样搞下去,不说蓟州镇和辽东镇边军的粮饷,恐怕就是朝廷官员的俸禄都要出问题了。
收复西套可是旷日持久的大战,朝廷,负担不起啊!
说实话,嘉靖对这会儿的形势已经很满意了,河套收复以后,鞑子想要入寇中原就没那么方便了,而且,西套离京城足有四五千里,鞑子也不大可能打到京城来了,他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杨聪的奖赏问题了。
其他人倒好说,随便升几级便成,杨聪这会儿可是从一品的太子太保了,再升,那可就是正一品了,大明这一百多年来,好像还没有活着便升到正一品的文官呢,能给杨聪升吗?
嘉靖又有点犹豫了,毕竟,大明没这先例啊,他是任性,但也不是不讲规矩,特别是对于别人的事情,他还是比较趋向于按规矩来的,对于自己的事情他才会任性胡来。
他犹豫不决之下,只能命人招严嵩前来商议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嘉靖便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惟中,清风这收复河套之功如何奖赏呢,升为太师、太傅又或太保吗?这样做合适吗?”
当然不合适,杨聪这一升上去,我这脸往哪里搁啊!
我可是内阁首辅,才正二品,杨聪如果升为正一品,我哪还有脸面。
严嵩当然不想杨聪升为正一品,那样一来,他的脸就要被杨聪给打肿了,至于怎么奖赏杨聪,其实,他早就考虑好了,只是嘉靖一直没提,他也懒得说。
这种事,能拖一天是一天,毕竟,拖的越久,杨聪心里就越不爽,杨聪心里越不爽,他心里越爽!
这会儿嘉靖既然问起了,他自然不好意思再拖下去了。
他假假意思思索了一阵,随即便郑重的道:“升太师、太傅又或太保的确不怎么合适,因为大明没这先例,不过,如此大功,如不封赏,也说不过去。要不这样吧,遁王守仁先例,给杨大人封个伯爵,皇上,您看如何?”
封爵?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杨聪之功可比王守仁之功大多了,嘉靖又思索了一番,这才缓缓的道:“伯爵,好像有点太低了吧,封个侯爵吧,毕竟这次清风立的功勋不是王守仁可以比拟的。只是这侯爵之名,叫什么好呢?”
卧槽尼玛,侯爵!
好吧,反正就是个虚衔,没什么要紧的,大明公侯伯爵多了去了,多杨聪这一个也不多。
至于爵位之名,他其实也早就想好了。
严嵩假装思索了一阵,随即“灵机一动”道:“爵位很多都是按地名来的,杨大人祖籍惠安,不如就叫惠安侯吧,皇上,您看如何?“
惠安侯,好啊,这名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