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制度化的会议(1 / 2)

李儒的感觉还是非常正确的,王廷早就为了货币战争准备了好几年了,当初为了货币战争才把大量的金银转换为代替铜钱的货币,如今铜钱已经退出了龙城各个州,只有百姓见少量的在使用。

虽说是在使用,但也只是只出不进。

而被龙城集中起来的五铢钱,则被运往刘备、曹操和袁绍等处换来大量的粮食。

在龙城,因为土地除了分给百姓外,剩余的全部划为国有,然后按照大型农庄的方式来经营。

所以说如今龙城和其它地方的粮食价格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龙城粮食的价格非常便宜,而刘备等三地的价格却高的离谱。

这么大的价格利差不能不引起那些商贾的注意,正如一位姓马(克思)的先生在自己的论著《资本论》中说的那样,资本从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

这里边的资本价值差已经远远的超过这个理论了,那些商贾们自然趋之若鹜,如同苍蝇见了腐臭之物一般见缝就来。

可问题是这政策是王廷设计的,实施人是戏志才、糜竺等人,对于这样的情况王廷岂能不知,所以粮食作为最基本的战略物资被牢牢的控制着,粮食只能顺畅的进入龙城,而不能走出龙城,如果发现就犯了杀头的地步。

按照马先生的理论,商贾们应该反动战争来掠夺这一切。不是那位马先生的理论不正确,而是他们所能发动的战争和一些小伎俩在龙城面前不值一提,所以粮食成了龙城和刘备、曹操和袁绍之间一道天堑。

当然这里边不是没有问题,土地所出产的价值远远低于商业的价值,家里一人在作坊的劳作所得,有时候能比上一家人在土地上的所得都多,所以会造成百姓轻视土地的劳作。

王廷不是神,戏志才这些人更加不是,这也是这次百姓代表会议讨论的重点议题之一,就是让土地上的劳作能体现出应有的劳动积极性。

李儒通过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能窥探出这一切,不能不说李儒这家伙被称为汉末最杰出的谋士是有原因的,正是因为他才使得董卓入主洛阳,并当上了一段时间的大汉之雄。可惜他今世碰上了王廷,否则定被后人称为大汉战略家之一。

整个武陵如今被戒严起来,这次不同于以往的戒严,分为四个部队从综合方面加以戒备,在武陵各地的水面上还有水军的战船在不停的游走。

武陵城最外除了水军不算,还有俩方面大军进驻,一个是刘豹率领的轻骑,一个是许褚的重甲部队。里边则是义工协会的义工和武陵郡衙门公人在不停的穿梭,街道上还有兵士几步一岗盯着流动的人员。

最核心的部队则是龙城的武学院的学子和典韦夫妻俩率领的禁卫。

那些人民代表来的晚的,在城门处已经排成了顺序,按照先后拿着手里的代表会议证件让把守城门的士兵按个检查。

他们的检查其实很简单,就是查证件上的编号,每人的编号都是唯一的,当初发放的时候也都是随机编排的,就是有人想假冒也非常难。

但即使这样也不是不可能,安保一方也早就演练了多次,毕竟在武陵也发生过刺杀王廷的时间,李代桃僵的事情也是防不胜防的。

但现在的技术和防备也只能做到这些了,毕竟这时候没有留影技术,参加的人员又多,不可能让画师为每一个代表画下图像来备份。

没有留影不代表没有防备,过了由几方共同组成的军士通过证件检查后,他们还要通过兵士的考问。考问也简单,比如说你家里有几人,姨母家还有个表弟叫什么名字等等问题。

这样是为了没有人来冒充。

即使这样,王廷和贾诩知道也会有人混进来,但即使有也很少了,不会因此而耽误了大事。

这次召开会议,还有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的忙碌不次于那些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时候甚至比代表更加的忙碌,吃也吃不上,喝也喝不上。

他们就是龙城报社的记者了。

龙城报社根据这几年的发展,已经非常的成熟,而且新闻驻地随着各地办事处的发展也早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如今不但能迅速的报道大汉内发生的事情,对于大汉之外的国度也多有报道。

如此重大的事件,这些记者当然有的忙碌,因为现在没有什么先进的记录仪器,他们靠的只是旁人说自己飞速的记录,然后再整理出来发表。

当然记者还有许多兼职的,因为投稿现在也有稿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