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大是大非(1 / 2)

浩荡 何常在 1665 字 3天前

何潮并不理会二人的动作,继续说道:“量子基金在巅峰时期也就是区区60亿美元的规模,根本无从主动诱发任何一个国家级或国际金融中心级别的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几个国家,都曾经是亚洲四小虎之一。就算体量再小,国家级别的体量也不是小小的一个量子基金所能相比的。”

邹晨晨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对,对,亚洲四小龙是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亚洲四小虎是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记得小时候,说起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让人无比向往,觉得是除了欧美和日本之外最发达的地区。”

何潮笑了笑:“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四小龙和四小虎无一幸免,全部被拖下水,损失惨重。当然,最惨重的还是东南亚各国。任何危机的爆发,都是内忧外患的共同结果,内忧是根源,外患是诱因,索罗斯就是外患就是诱因。索罗斯无非就是押注危机的时机押对了而已,操作手法就是在危机发作前押几把汇市的空单,趁机挣点小钱。而在当时的国际金融市场,最大的赢利点还是在美国互联网投资领域,除了索罗斯,各大国际主流金融机构压根就没看上在亚洲地区下空单的所谓盈利机会……”

郭林选不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艾木欲言又止,历之飞却没有忍住,脱口而出:“何潮你说得不对,你太小瞧索罗斯的能量了……”

何潮不接历之飞的话,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虽然金融危机还在持续,远没有结束,不过已经可以回头看了。始发于1997年爆发于1998年金融风暴,大家津津乐道的不是金融风暴的根源以及对金融危机的反思,而是争相讨论规模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索罗斯量子基金挣了多少不义之财,甚至有观点认为,东南亚各国的自由金融体制还不完善,如果更自由更开放的话,就可以阻止外资撤离……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是故意混淆视听!”

“东南亚金融危机最为关键的问题:弃实就虚,刚才艾木和历之飞的观点我也部分赞同,放弃制造业而鼓吹房价、旅游、服务业以及互联网,欧美的经济学家和基金先后弄出了房价泡沫和互联网泡沫,造成东南亚各国经济大动荡之余,以为自己可以大捞一笔,结果却发现,不但白忙了一场,最终欧美各国也没落到什么好处……”何潮开始了总结,“欧美各国在亚洲到处鼓吹自由的金融机制,却从来不会考虑每个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香港和新加坡是自由港,是因为香港和新加坡的地理优势以及发展定位的原因,和每个人的成功不可复制一样,不同国家的成功,也不可复制。欧美的自由金融体制,也不是灵丹妙药,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欧美已经领先了世界上百年,难道不是自由金融体制的成功?”历之飞对何潮的说法嗤之以鼻,“何潮,你不要坐井观天,没有见识过世面就一厢情愿地认为欧美的体制不好,太自以为是太自大了。你都没有去过美国,怎么知道美国不好?”

“我说美国不好了吗?”何潮也冷笑了,“别一听到批评美国的声音就像被踩着了尾巴的哈巴狗一样跳起来,你再心系美国一心效忠,你也是中国人,在美国人眼里,永远是三等公民,连二等都不如!美国再强大,也是美国人的美国,不是世界的美国。美国是有数不清的优势和长处,但有一点却让人反感,就是骨子里的白人优越感和制度优越感,认为他们的制度就是地球上最完美的制度,认为美国就是世界的领袖。别忘了,人类五千年的历史,中国领先了世界4800年!”

“说得好!”郭林选大声叫好,热烈鼓掌。

何潮越说越慷慨激昂:“美国的制度好吗?好!完美吗?不完美!放之四海而皆准吗?更不是!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如果说美国的制度可以适合每个国家,就和一种药可以包治百病一样可笑。欧美向亚洲各国推销的自由金融市场,希望亚洲各国都建立一种完全自由化的金融市场,你觉得欧美不远万里来到亚洲,不求回报不为私利就是一心为了亚洲人民的美好生活?他们就真的是活雷锋了?”

艾木反唇相讥:“你太落后太陈旧了,何潮,理解不了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有多无私多慷慨,就像一个穷人理解不了富人为什么要做慈善一样?境界的差距,限制了你的眼光和格局,你真该多出国,到处走一走看一看,长长见识。”

“无私的援助?”何潮哈哈大笑,“你是说广场协议?还是说索罗斯的趁火打劫?或者还要深度讨论美国要求各国开放金融市场的用意?”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所以签订此协议。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国内泡沫急剧扩大,最终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直到现在,日本的经济还没有全面复苏。

何潮是没有出过国,但他研究了美国对外扩张的手法和脉络,从美元和黄金绑定,到美元和黄金松绑,美元奠定了世界货币的基础之后,美元又和石油挂钩,最终成就了美元霸权。美元霸权之后,美国的经济实力突飞猛进,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开始插手全球事务,游弋在全球海洋的美国航母无时无刻不再向世界各国展示和炫耀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