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2 / 2)

后来时间太晚了,蔡母催着睡觉。

要不然二块顶不住。

蔡丹兜里揣着巨款, 睡的挺美。

初一一大早,蔡家三兄妹开始拜年。

今年蔡母、蔡爷奶、蔡姑父都很大方。

给的都是以毛为单位的。

不再是分了。

蔡丹又挣了一笔。

之后就是和村子里的小辈集合, 挨家转悠拜年。

这种是不需要给钱的,不过也会给抓把松子、瓜子或者地瓜条的。

晃悠一圈回来, 两个衣兜里都是好吃的。

这还是他们中间回了一次家倒了一次货。

也算给家里补补货。

他们拿别人的, 别人家的小孩拿他们家的。

一出一进其实差不多,大家图的就是一个气氛。

不过这也是这两年才兴起来的,以前穷啊, 谁家有吃的往外摆。

果然经济基础才是根本。

初三蔡丹就上工了。

蔡母更是在初一就会一天去猪场两三回。

倒是不用全天盯着。

过了十五, 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了。

之后就是春耕,春耕过后就是大面积的盖房。

蔡姑父期间没少往外头跑。

队员们已经习惯了, 一点不耽误上工。

现在他已经将农田分成了若干块,每个家庭一块。

加上老年团的监督, 蔡姑父除了春耕、秋耕, 其他时间并不怎么亲自监督了。

对了, 蔡姑父还在春耕前开了一次大会,让想学医的队员去他那报名。

要求十岁至十八岁之间,小学学历以上,喜爱医学。

和徐老大夫学习期间是没有工分的。

学习期限未知。

所以报名需谨慎。

蔡母还动了心思,想让蔡四哥或者蔡五哥报名。

觉得肯定能当上。

他们学历够,而且还和徐州熙关系亲近。

老大夫没有理由拒绝。

无奈,蔡四哥、蔡五哥都很坚持,认为他们不是做医的料。

蔡母觉得可惜,也只能放弃了。

最后在小学毕业班挑了一男一女。

经过老大夫亲自考核, 被收下了。

老大夫的医务室兼住宅是开春后建的第一所砖瓦房,亦是全大队第三所砖瓦房。

因为要做成京城四合院样式,很是费砖瓦。

还好走大队的账,要是个人且还了。

房子盖好后,老大夫带着徐州熙立马就搬家了。

这下子徐州熙不论下棋还是上学都更方便了。

当然村里人看病也方便了。

队员们盖的砖瓦房多数是模仿蔡姑父家盖的。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也有相中四合院的,不过算了账都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