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1 / 2)

“一家三口”刚到厂门口呢, 忽然有两个年轻女人叫道:“小黄老师。”

好奇的目光在顾三身上打量,大家都是第一次见他。准确来说是第一次见厂里的“高岭之花”跟男人走一起,中间还牵着个肥嘟嘟的小丫头, 那卡其色的背带裤配白色的的棉布小褂褂,说不出的可爱。

“杨老师好,张老师好。”黄柔弯腰, 对幺妹说:“这就是妈妈常跟你说的,教五年级的杨阿姨张阿姨,你还记得吗?”

站起来又对她们正式介绍:“这是我闺女, 叫崔绿真,这是她叔叔。”

小地精龇开小白牙,“杨阿姨好, 张阿姨好。”妈妈能把她正式介绍给阿姨们, 说明她也算大朋友了哟!

更何况,妈妈用她能联想得到的方法介绍阿姨们,她更乐意接受。表白, 她妈妈真是世界第一好妈妈!

两个老师一听, “她叔叔”是啥意思?亲叔叔还是怎么说?但她们都是比较有素质的读书人,心里好奇也不会去刨根问底,毕竟她都守寡这么多年了,要再找一个也是天经地义。

她们现在更关心的是洋气小妞儿!

“哎呀你家闺女这裤子真好看, 哪儿买的成衣吗?”

崔绿真摇着圆溜溜的脑袋, “是我三伯娘做的背带裤哟, 超好看哒!”

“哎哟, 这小嘴巴。”杨老师摸了摸她脑袋, 她也有闺女, 还是俩。小的跟幺妹差不多, 大的比她大三岁,上次排队抽房子时远远的看见幺妹一眼,回去就闹着不要编麻花辫了,要剪跟她一样的妹妹头。

是的,这年代的波波头又叫妹(mēi)妹(mēi)头,是很可爱的小女孩的意思。好在她俩女儿五官长得不差,皮肤虽然没幺妹白,但也不黑,别说,剪出来还真好看,洋里洋气的!

她们一剪,班上的女生也剪,很快整个厂子弟小学的小女孩们都开始跟风了。所以,原本有马尾有辫子的班级,突然一下子全变成了妹妹头,黄柔还有点不习惯。

她当时给闺女剪这发型,单纯是图省事儿,怕自己上班后婆婆照管不过来,没时间给她好好编辫子,却哪里知道不知不觉给带起一股风潮来了?

杨老师好奇的问:“你三伯娘会做衣服吗?”

“会呀,她还有一台超大的缝纫机,做衣服很快哒!”

杨老师眼睛发亮,她跟黄柔一样,没学过啥针线活,老公又在市政府上班,所以每年一家四口的衣服裤子都要额外的花钱,要么上市百货商店直接买成衣,要么扯了布请裁缝店的做。而她偏偏又是苹果形身材,商店买的要么腰合适了腿太宽,要么腿合适了腰和屁股又拉不上去,把整个肉乎乎的小肚子箍得小土锅似的。

真是有钱也买不到合适的衣服!

“小黄老师,你妯娌真会做衣服?这样的背带裤还能做不?”

黄柔笑笑,点头。能是能,就是没多余的布啦,连给春芽做一条都不行,可把小丫头羡慕坏了,更别说友娣春月,都天天念着要背带裤呢。

“这样吧小黄,我昨儿刚扯了这个颜色的布,正愁不知道做啥好呢……幸好没被我糟蹋,能不能麻烦你请她给我家那俩丫头各做一条?我一条给她五毛的手续费怎么样?”

黄柔心头一动,五毛钱可不少了。

因为林巧针手脚快,“嘎吱嘎吱”一踩,半小时不到就能做好。要知道,她在讲台上站足足八个小时也才一块钱呀!

而且,做衣服只要抽晚饭后半小时就行,不会耽搁挣工分的时间。她跟三嫂历来关系最好,能给她找点外快可真是太好了!

“行,那杨老师您把布给我吧,我今儿带回去,过几天给您带成品来。”顺便又问清楚两个孩子的身高,估计好尺寸,反正只到膝盖的长度,夏天裤子短点儿长点儿都没事。

回到村口,天已经黑半晌了,大槐树下黑灯瞎火的也没人,倒是没人看见她们坐着顾三的车回来。临分开前,顾三少不得又要问她们啥时候去公社,他来接她们。

黄柔留下一句“不用”就跑了,今天的顾三有点那啥,嗯,“蹬鼻子上脸”,可她居然一点儿也不反感。

这种感觉太危险了。

“怎么这么晚了还回来?都说了太晚就住宿舍,晚一天回来也没啥。”崔老太抱着孙女亲了亲,“走夜路怕不?”

幺妹看了看妈妈,直觉,妈妈应该不想让这么多人知道她们怎么回来的,但她又不能对奶奶说谎,干脆凑到老太太耳旁,小声小气道:“我待会儿告诉你哦奶奶。”

崔老太把她抱坐在膝头,“房子咋样了?”

就连刘惠也主动说了句人话:“阿柔哪天装修只管说,让你大哥帮忙去。”

崔建国现在是捏着把汗的,谁知道这娘们嘴里会蹦出啥好屁?他现在夫纲重振,每次她一说不中听的就拧她大腿,多拧几次,得,毛病改了不少。

黄柔感激的笑笑,他们现在每个月的收入比她还高呢,倒不好意思麻烦他们了。“行,谢谢大嫂。”

“对了三嫂,你看哪天有空帮我同事做两条背带裤,改天我上公社给带去。”

林巧针面色一喜,她跟春晖不一样。春晖是生活所迫,为了养家糊口才踩缝纫机,可她是真心喜欢,听说她娘的祖奶奶还是清王朝织造府的绣娘,吃皇粮的!最近家里没有多余的布,她又舍不得空踩缝纫机,生怕多踩两脚就给踩坏,每天都要小心翼翼摸两遍才安心呢!

“好好好,有时间,就是幺妹身上这样的吗?我现在就能做。”

黄柔把布料递过去,“不急的,三嫂啥时候有空啥时候再做。”

别看林巧针平时沉默寡言,不声不响的,可她做事却非常麻利,又是自己喜欢的事儿,那真是一刻也等不了,回屋鼓捣缝纫机去了。

一回生二回熟,这次的两条,她一个小时不到就给做出来了,而且是点着煤油灯的情况下!而且还是尺寸分毫不差,针脚紧密结实,一个线头都没露出来!

“要不着急的话,我明儿用壶熨一下,穿着更精神呢!”

“谢谢三嫂,这是那位同事给你的手工费。”

林巧针一看,居然是一块钱,哪里能要,“哎呀,就踩几脚的事儿,咱们不能要她的,你给她还回去吧,记得好好说啊。”

“三嫂你就收下吧,她不缺这块把钱的,你拿着自个儿想买啥也能买。”三伯子崔建军啥都好,就是有点不为人知的抠门。

怎么个抠法呢?像刘惠那样,除了吃的啥也舍不得买,舍不得给孩子男人花钱,也不给娘家花的,叫明抠。像崔建军这样的,每个月工资除了交老娘,剩下的就自个儿揣着,平时卖灵芝卖药材,老太太都会额外多给他两块辛苦钱,可林巧针是见不着这些钱的。

他也不会苛待老婆孩子,扯布买炒面,他也没忘记关怀她们,可就是见不着他的钱,现在三房到底有多少钱林巧针自个儿也不知道。

黄柔估摸着,这就跟他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关,老大是老两口第一个孩子,自然最受重视,老四是小儿子,自然最得宠,他跟老二夹在中间,真是爹不疼娘不爱。尤其小时候,崔老头上战场那几年,他完全是摸爬滚打自生自灭长大的。

所以现在能当家做主了,肯定是觉着捏紧了钱才有安全感。

林巧针没见识过外面的女性,经济独立的意识还没觉醒,她不会觉着有啥,反正家里缺啥了丈夫会买回来,闺女想吃糖了丈夫也能满足。可黄柔却有点不太喜欢这种模式,夫妻的事她不能多嘴,但力所能及的帮她挣点零花钱却可以。

最后,林巧针被她塞得没办法,还是给接下了,好好的揣贴身衣服兜里,“谢谢阿柔,等下次我去赶集找你啊,给幺妹买糖吃。”

黄柔挽挽她的胳膊,“好呀,三嫂就好好把这手艺发扬下去,说不定以后还有赚外快的机会呢。”

她也是回来的路上忽然想通的,既然男人们能卖糕,女人同样也能通过自己努力过上好日子。尤其是林巧针的手艺,那可是无可替代的。

反正这么大台缝纫机闲着也是闲着。

***

而小地精呢?

肯定是去看她“闺女”小彩鱼了呀!

几天不见,小丫头好像又长大了不少,以前还看不清啥的眼睛,现在已经能看见人了。大伯娘早没奶了,奶奶就拿米糊糊喂她,时不时去隔壁杨秋生他妈那儿蹭两口。

春晖正抱着她轻轻的踱步,慢慢的不能晃到她脑袋。

“小彩鱼想我没有呀?”

眼睛早已半睁半闭的小丫头,忽然睁开眼睛,“啊啊!”

那声音可真是中气十足。

春晖叹气,她哄半天还不如幺妹说一句呢,小臭屁!

幺妹用吃奶的力气接过来,托着她软软的脖子,“怎么又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