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学宫出来以后,他们都非常欢迎。
因为刚开始名额有限的缘故,他们挤破头都想要挤进去。
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无力。
毕竟这一次,不看重家庭背景,更不看中孩子的天赋。
讲究的就是一个先来后到。
好在第二座学宫也在建造,他们也不至于做出过激举动。
三座学宫落成以后,整个凤阳城的孩子,全部都能进去学习。
其中以十二岁的孩子居多。
第三座学宫最后人都没有满,外城的人,只有三十名学生。
剩余的位置,自然还是先来后到的原则。
因为是第一次有十四岁的人进来学习。
因此等到十五岁时,要是学宫的人数还没有满,那么就会让他们继续学。
直到来一个,按照年纪从高到低,开始陆陆续续的请他们毕业。
当然,毕业后,也不是就完全不管了。
还可以到城主府内学习。
只要愿意。
有条件的十四岁差不多也到了拜师最后年纪。
其中天赋很高的,十岁的时候,差不多就去拜师了。
这也是一个不定因素。
可以说,城主府就是一所更小的学宫。
可以直接培养自己将来想要使用的人才。
人数自然是不多的。
但也总比没有强。
凤阳城跟孟雄势力范围,只需要过三五年,将会彻底的改变。
他们还有仰后城这样强大的盟友在。
他们更多的子弟是在那里的学宫读书。
那里才是真正的强者所在地。
毕竟叶寒隔三差五的,就会出来讲课,传授技艺。
可以直接想象的是。
以后仰后城毕业的学子,他们的实战经验将会非常丰富。
再有就是他们的素养,肯定普遍也是很高的。
七宗也支持他们。
并且想到了一个可以后补的办法。
他们也在自己的山脚下,建立起一座学宫。
将学子,跟他们替换出去的弟子都留在其中。
等有需要的时候,这些弟子还是可以派上用场。
也解决了,别人想要托关系进来的面子问题。
怎么说,也是挂着七宗名头的。
但是别人还是不认同学宫,毕竟七宗答应,那是七宗从来都是这样。
他们只需要做的就是,将自己需要培养的人才,送到七宗去就行。
这就是他们最后设想的。
七宗也无所谓。
他们主要的目的,就是解决人数问题。
要是真的能够培养出几个人才出来,那肯定是稳赚不赔的。
这就是他们的逻辑。
至此,西南区第二次规划,七宗宗主都没有想破头,就已经完成。
他相信,三五年后,西南区再次会焕然一新。
那时候,灵植也应该生长到最佳状态。
属于西南区的强势,马上就要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