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第130节(2 / 2)

第158章 贪欲

矮杆水稻如今已经育种试种成功,那么自然也就该如之前的小麦一般,选去一部分的地区将其推广下去。

林立文将首批推广试种的地点选出来后,再做好文书,上报给了永兴帝。

永兴帝看过文书后,很快便如之前一般召集了司稼寺与屯田司过来商议。然后待到他们商定完,各地区水稻新良种推广一事便算是定下来了。

于是也正如百姓们所设想的那般,没等多久,京中一些地方的县衙便派出了小吏们下到各村去寻了当地的里正。

待到他们在屋子里商谈一番后,里正随即便喜气洋洋的从屋中跑了出来,言道朝廷有消息下达,各家百姓需得派遣一人去到他那院中。

村民们瞧着里正脸上的神色,便忍不住问道:“可是有好事?”

里正正在为刚刚得知的消息而欢喜呢,此时也正是诉说欲最强的时候,于是便见他一脸高兴的说道:“可不就是好事要来了么!早先林大郎不是带着他那些个农学班的学子们搞新良种试种么?如今育种试种成功了,官府要来咱们村里推广这些新良种了!”

“哎呦,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好事!”村民们一听,一个个的也都欢喜了起来。

林大郎的名号一打出来,然后剩下的事情,压根就用不着里正了。

“阿爹,大郎要给我们发良种了!”

“阿娘,快去里正家,大郎来给我们发良种了!”

“大兄,大郎要在里正家里给我们发良种了!”

“阿爷,大郎……”

在村民们一个接着一个的快速奔走传告之下,很快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知晓了这一好消息。

大家欢喜异常,也更为的惊讶:“什么?大郎来咱们村了?”

“大郎在哪?里正家里么?”

“我听着也似正在里正家中……”

“哎呦,那可得赶紧过去!”

“走走走,快点去里正家里,大郎来给咱们送良种了!”

“等等我,我也要去……”

大家欢喜能得到新良种,但也同样欢喜能见到林大郎。于是原本按照里正的要求,是每户派出一个人做代表便可以了,但是到最后,上到耄耋老者,下到尚需妇人抱着的小儿们……凡是还能动得起来的,大家全都跑了过来。

留在里正家中的小吏们瞧见这么大一批村民们跑来,很是吓了一大跳。

待到从这片乱糟糟的声音里,将事情缘由听闻了个大概后,小吏们不得不扯着个大嗓门喊道:“林大人公务繁忙,此次未能过来……”

林立文毕竟不似过去那般只负责一个府州的试种推广等事,如今这一批新良种育种试种成功后,皇朝好些个府州都有收到朝廷下发的新良种。

在这种情况下,林立文即便是想亲自下到各村去,他也分身乏术。

然后村民们听闻他们想见的林大郎未能到来,大家面上便难免有些许的失望浮现。但很快,随着小吏们讲述新良种的抗倒伏等优势后,欢喜的神色便再度浮现在大家的脸上……

其实整个皇朝适宜推广新良种之地甚多,所以当初林立文所选育种试种的官田数目也众多。只是时下交通不便的问题,距离京城较近一些的地方得以先一步领到了新良种。

至于别的府州所需推广的新良种,现在正还处于由屯田司负责,分别发往各地的运输路途中。

时下就是这么个交通,急也是急不来的。

好在的是,朝廷也知晓这一点,所以小麦新良种之前便已经发放下去了。如今这水稻新良种虽还在路上,但距离明年春耕好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只要路途不出什么大的意外,便是远如西州,柱州等地也是能在年前便可送达的。

而且对于这一次给各府州运输良种一事,朝廷也是尤为的重视。

不过这些事情都非只负责种地,以培育新良种为主要职责的林立文负责的,因此他也只知晓了个大概。

但对于运输如此不便这事,林立文还是忍不住叹气。

对他来说眼下并不是没有更好的新粮种培育方法,可首要考虑的一点便是,粮种的运输成本。

比如杂交技术,它的优点便是能将不同个体上的优点集中到一个个体上,从而达到培育者想要达到的目的。

比如高产,比如增强抗病害等等……

但用这种技术所培育出来的粮种,却也面临着一个问题,那便是老百姓不能留种。

待到第二年进行种植时,就需得朝廷这边能重新培育出新的粮种,并且赶走当年的耕种之前及时的运输到各地方去。

这个问题,对于交通便利的现代来讲,并不算什么问题了。但对时下这种交通极为不便利的交通状况来讲,却是个大问题。

而且朝廷下发的粮种,并不可能直接就发放到每一个百姓手中的。都是千里迢迢的运输过去后先到达的府州,由府州再逐一发放其下辖县城后,县令再派遣官吏下到各村庄……

整个全皇朝这般的运输算下来,里边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等真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所以一次两次的推广,朝廷或许承担得起这里边的耗费。可若是每年都需要这般给百姓们发放新的粮种的话,即便朝廷能解决培育和长途运输上的问题,但这里边所造成的耗费也势必不可能一直由朝廷帮老百姓去负责的。

那么最后便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继续由朝廷培育新良种与解决运输上的问题,然后朝廷再把这些耗费算到新良种上去,由百姓找当地官府购买时均摊承受。

而第二种,便是朝廷在府州地区设立培育新粮种的机构点,由当地负责培育一事,然后百姓们再花钱找当地官府购买。

但不管朝廷最终选择的是哪一种方法,就都还需要考虑的一点便是各府州,乃至各县城的吏治问题。

因为官府与百姓一旦牵扯到金钱上的交易,是很容易滋长一部分人的贪欲。

尤其是在时下这般交通不便,讯息传达还尤为不及时且百姓又处于弱势群体的情况下,一个本该是利国利民的好政令,最后很可能会因为一些人的贪欲,反而成为剥削百姓的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