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万安 第48节(1 / 2)

太后万安 九月轻歌 2490 字 2天前

如何为晋阳定罪,皇帝着内阁与三法司议定,对于崔家一应人等,按律定罪:涉案人等,杀;涉案人血亲,流放千里;未涉案者,返乡务农。

身为此案核心的崔淳风,罪行滔天,然内忧外患时期政绩斐然,功在社稷,是以,不以刑狱手段处置,赐鸩酒上路。

张阁老到狱中陪崔淳风用了最后一餐饭,二人把酒言欢。

是夜,崔淳风服下鸩酒。一代次辅就此消亡,享年四十二岁。

崔氏一案收尾时,在进行着的是罗家、裴荣父子一案。

付云桥何时才能找到,晓得答案的如裴行昭不会说,别人则是说不准,那就不妨先斟酌着别的罪行论处,毕竟,另一个嫌犯要是一直找不到,总不能就让他们一直占着监牢的地儿。

怂恿裴行浩相继算计陆雁临、太后是其罪之一;诬告陆麒与杨楚成的黛薇、红柳,有罗家数名人证可以证明的确是罗氏夫妇着意豢养,是罪之二。

仅凭这些,已是难逃死罪。

皇帝反复征询过太后之后,准了刑部呈上来定罪的折子。罗家与崔家的处置方式大同小异,只是不比崔家枝繁叶茂,被降罪的人没那么多罢了,而不同于崔家的一条是:罗氏一族再不可进京,不可入仕。

裴荣父子三人择日斩首示众,所在房头的家眷流放。

罗家、裴荣父子还牵扯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人:裴行浩。

这也是个最轻都得流放三千里的货,不得不缉拿讯问。

饶是裴行昭、皇帝与首辅相加,也没到权倾朝野、人人顺从的地步,便有人请太后进一步摒除私情、主持公道。

裴行昭当下就同意了,说听说胞弟偶然夜间出门,被仇家寻仇,好像已成了废人,至今昏迷不醒,不为此,也不会一直纵着他留在裴府。为了正视听,阁员、三法司首脑皆可到裴府看个分明。

提到的人浩浩荡荡去了裴府。

裴行浩已被抬回了以前常住的院落,昏迷不醒。

众人细看了他被寻仇造成的伤势,又细细询问了近来为其诊治的大夫,都是好一阵说不出话来。

一个活死人罢了,处置了倒是提前给了他解脱,那还不如让他留着那口气煎熬着。看太后不顺眼的想着,就这么膈应着她吧;与太后一条心的则想,这混帐再也不能再作妖了,太后可心安了。

随后,他们给了皇帝一致的说法:老天爷已经重罚了裴行浩,不需朝廷论罪,对外的交代,大可强调世事有轮回、善恶终有报。

皇帝挺讨厌这件事的,硬着头皮去向自己的小母后请示该怎么办。

裴行昭说大臣们说的再正确不过,照办。

皇帝想着她这是不得不大义灭亲,又担心她上火,便又送了一堆药材补品,然后才和张阁老商量着拟了旨意,明发下去。

寿康宫主仆几个又暗暗笑了一场。

这些事落定后,裴行昭终于答允了姚太傅的再三请求,这日,命他辰正进宫一见。

比之上次,姚太傅已瘦得不成样子,身形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发抖,无法控制。他是坐在椅子上,被两名锦衣卫抬进书房的。

明亮的光线下,裴行昭端详着姚太傅,扬眉浅笑。

姚太傅已经彻底老实了,用沙哑无力的语声说道:“罪臣失仪,无法行礼请安,请太后娘娘恕罪。”

“无妨。”裴行昭和声道,“哀家今日见你,不是为着听你说什么,而是要跟你说清楚一些事。”

姚太傅吃力地欠一欠身,“罪臣洗耳恭听。”

裴行昭道:“你幼子、两个外甥,的确死于哀家之手,可你并不知晓他们全部的罪行。

“他们三个是绑在一块儿的,沙场上下都要凑在一起,哀家体谅,一直迁就。

“三人真正的罪行是枉顾哀家的部署,贪功冒进,以至一千精兵只留下十三人,甚至害得很多弟兄的尸身都无法寻回。已是死罪。

“十三个人护着他们逃到了一个小镇上,他们说什么要在死之前逍遥快活一场,喝了些酒,便去扰民,强占民女。

“十三个人看不下去,撇下他们回到军中报信。

“找到他们时,已有六名民女被他们糟蹋,两名不堪受辱自尽。

“这便是哀家军法处置他们的原委。信与不信在你,但哀家该说的得说清楚。

“当时给了他们不使姚家蒙羞的罪名,是先帝的意思,因为你长子正在苦守城池御敌。

“先帝说要给你与长子一份体面,若是姚家长子不但不相信反而心生怨怼,保不齐便会兵败甚至投靠敌军。对此事,先帝特地写了封信给你长子。

“先帝这种顾忌,哀家认同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能照办。

“后来你质问哀家,哀家刚说一两句你便跳脚,大发雷霆,哀家只好等你能听完的时候再说。

“如何都没料到的是,这件事成了哀家带给陆麒、杨楚成的一个隐患,你竟对他们下了那等毒手。”

姚太傅垂着头,安安静静地听完,良久才道:“来日到了地下,罪臣再以家法处置不孝子吧。”

“也是,只管到了地下再去问他们,哀家说的是真是假。”

姚太傅极迟缓地抬起头来,那样子,似是颈项不足以承受头颅的重量,“罪臣只求一死,请太后娘娘隆恩,给罪臣定个死法、选个日子。”

裴行昭慢悠悠地把玩着白玉珠串,“行啊。你如今承受的痛苦,不输于抽筋扒皮。那么,哀家说过的话,便只剩了挫骨扬灰,便用个勉强是那么回事的法子,横竖你也熬不到挫骨的地步。

“很多府邸,一些院落的居室下都有密室,可用来藏美酒、炸药。”

“是,罪臣明白。”

“三月初四。”

“是。”

裴行昭转了话锋:“但前提是,你做过什么,写清楚,上折子禀明皇上,晓瑜天下。如此,你自己做的孽,才能由你自己承担,姚家子嗣守三年孝便罢了,有来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