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金坛县衙(2 / 2)

明兴天下 龙城客 1668 字 25天前

到了门房处,徐铮和张礼真把袋子放在地上,和门房打了招呼。由于大家都是本地人,在加上徐铮也是小有名气,门房一听说来给知县大人送礼来了,也不敢怠慢,迅速通禀了进去。

差不多一袋烟功夫,跑过来一个小门子,跟门房知应了声,然后带着徐铮和小道士张礼真以及土豆袋子,朝县衙里面走了进去。

我们都知道明清时候的县官权利很大,因为那个时候的行政权和司法权都集中在县官身上,以清朝为例,县官的职权有:听讼断狱,劝民农桑,纳税征粮,震级灾荒,兴学科举,此外还有户籍,兵差,保甲治安,工程营造等。由此可见,一县父母真的不容易做,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全能型人才。

徐铮来之前请教过秀才,知道现在是“停讼”期间,(清例:每年四月初一到七月三十日,除了命案,盗窃案等重大案件,其余按键绝不受理,谓之农忙停讼。)在小门子的带领下,两人穿过仪门边上东边的小门(仪门只有迎接上级官员莅临的时候才打开,仪门两边有两个小门,东为生门,供人通行;西为死门,给囚犯通行,出自《观叶县衙有感》杨景茵),虽说是第一次进县衙,但是徐铮没有什么畏惧心理,一路上趁机四处打量:出了小门走进一个大院子中,左右两厢是两排客房。院子中间有一座碑亭,厅上匾书:清廉勤。里面竖着一块石碑,南面写着“公生明”三个楷书大字(出自《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徐铮知道,这是“戒石亭”,也叫“公明亭”主要是用来警示衙门里的主官,尤其是知县。石碑背面应该还有文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说到底,这些字所起到的作用无非是提醒,真正能让权利公正廉明需要的强有力监督和法律制裁,而不是靠自觉,至于是否有作用,恐怕也只能聊以**了,徐铮腹诽不已。

“戒石亭”是是坐北朝南的,背后一条小道直通大堂台阶。大堂可以使说是整个县衙的核心建筑,这里既是知县理案办公的场所,也是县署六房办公所在。只见大堂两边是厢房,左边是吏、户、礼三房,右边是兵、刑、工、马科等房(据《金坛县志》记载:此处没有六房,大堂东面是土神祠和节堂,处于剧情需要,笔者打乱了原有格局布置)。拜电视剧所赐,徐铮的惯性思维是高大宽敞的大厅,北面墙壁上画着海上日出图,中间放着一张桌案,上面摆着知县大印、水火签、惊堂木,笔墨砚台之类的,桌子两边是“肃静”、“回避”的虎头牌,然后当知县升堂时,两排手持水火棍的衙役,口呼“威武”,犯人堂下跪着等等。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话说的在理,但是大多数观众只是看个热闹,不一定真正知道其中的道道。

经过大堂院子中的过道,直接来到了大堂门口。

看起来大堂的摆设和徐铮的想象差了很多,没有色彩斑斓的壁画,而是一副宽大的幕布把北面墙壁严严实实的遮挡起来,除此之外,徐铮还发现:知县办公的桌子是摆在大堂正中,上面摆着惊堂木、文房四宝以及红白签,两边设有栏杆,大堂门口台阶上建有飞轩甃(飞轩:廊宇;甃:井壁,合起来不知道什么意思。),飞轩甃的下面是左右露台(下跪的地方),也许是今天没升堂的缘故,衙役和虎头牌一样也没看到,就连影视剧里常见的道具之一“堂鼓”也没有看见。

带路的小门子早就习以为常,对徐铮和张礼真的惊讶没作任何解释,而是掀开幕布,穿门而过。徐铮这才知道,原来大堂的北墙不是实体墙,竟然只有几根起支撑作用的木头柱子,难怪要用幕布遮挡呢!

出来之后,徐铮猜测这里是二堂,应该是县官审判案件劳累中场休息的地方,果不其然,房屋布局狭仄了许多,也如同大堂,直接穿堂而过,再次来到一个宅门。

小道士张礼真早就被转的晕乎了,索性什么都不看,只是跟着前面走。徐铮则是饶有兴趣,一边看着,一边和脑海里的记忆进行印证。

这里应该是三堂,也是内衙所在,是整个县衙的隐私所在,因为这里是知县和佐贰官的办公和生活区,有女眷的。

小门子在前面拐了几个弯,示意徐铮和张礼真跟紧,然后在一个院子门口停下,通禀了来人的信息之后,转过身示意徐铮和张礼真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