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1 / 2)

科举大佬 人生若初 2530 字 1天前

可丁氏从小看着亲娘教训妾室子女,心底对此并不相信。

谁知道入门之后她算是看明白了,苏凤章确实是将一双弟妹当做亲生子女照顾,苏赵氏与白姨娘却是也情同姐妹,甚至一开始分家的时候,白姨娘还怕苏赵氏过于寂寞,升起留在那边不跟着儿子过日子的想法。

丁氏更加知道,自己能够过上这般舒坦的日子,一半都要归功于二哥,心底对他也是佩服万分,也因此,她很乐意安抚自家夫君,免得兄弟俩生出龃龉来。

第271章 昔归

苏凤章送完苏兰章回到家中,正巧遇到几个孩子从学堂回来。

当年分家之后,苏家只剩下三个主子,日子难免清净了一些,虽说有刘能在,但苏凤章怕苏赵氏待着无聊,一个人容易胡思乱想。

正巧那时候湖山县送信过来,说族内有几个孩子颇有几分读书的天赋,虽然还未考中功名,但先生多有夸赞。

苏凤章想了想,索性去信将这四个孩子都接到了京城亲自教养。

四个孩子里头,最大的苏经文乃是苏辞章的长子,苏经国是苏草章的次子,而苏经辉却是隔房的孩子,不过都姓苏,算是苏家人。另有一个刘季显却是月溪村其他姓的孩子,能被送过来可见他读书的天赋实在出众。

“爹!”喊这话的是刘能,如今他已经是人高马大的大小子了。

“二叔!”其余四个孩子都是这么称呼苏凤章,实在是当年苏家也并未合并排行,喊起来有些麻烦,索性都只从他们家排了。

苏凤章笑了笑,问道:“这么巧,一道儿回去吧。”

刘能第一个蹦跶到苏凤章身边,他越长大跟刘威越是相似,个头已经快要超过苏凤章了,但在他面前依旧是一副小孩子的模样:“爹,今天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苏凤章笑着说道:“衙门无事,就早些回来陪陪你们。”

“那敢情好,奶奶这几日都在念叨你呢,说一整天的不见人影。”

后头四个孩子见他们这般亲密都有些羡慕,苏经文便笑着插嘴说道:“二叔,昨天大奶奶还说要亲自下厨,待会儿瞧见您回来肯定高兴。”

苏赵氏瞧见他们几个一道儿过来果然很高兴,如今她年事已高,最是喜欢热闹,顿时满脸笑容的喊道:“今儿个怎么这般凑巧,都累了吧,快先喝口水歇一歇。”

自然有丫鬟早早的端了茶水过来。

苏凤章坐到苏赵氏身边,笑着说道:“娘,衙门那边忙完了,这几日都有时间,您看着要不要去哪儿玩,儿子陪你一道儿去。”

苏赵氏却说:“你难得休息,还不如在家里头歇一歇,到处跑多累啊。”

不等苏凤章劝说,她又说道:“娘年纪大了,也不爱到处跑,坐马车都觉得身子骨颠得慌,还不如在家里头待着舒坦。”

刘能却在旁边拆台:“奶奶,如今的马车都装上弹簧了,哪里还会颠得慌。”

苏赵氏敲了一下他的脑袋,笑道:“奶奶年纪大了,能跟你们年轻人比吗?”

苏凤章倒是也没勉强,转而说道:“那也好,正好后院的花儿都开了,方才碰到兰章,我让他休沐的时候带着媳妇孩子回来,咱们一起热闹热闹。”

“这感情好。”苏赵氏一听果然高兴,还说道,“到时候把慧慧也喊上,让她带着女婿孩子回来多住几日。”

这要是以前的话,苏赵氏肯定觉得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住着不成体统,但如今世道有些不同了,她也能说出这番话了。

苏凤章自然不会不同意,一顿饭倒是吃的其乐融融。

等吃完了饭,苏凤章还把几个孩子留下来问了问功课,五个孩子里头,刘能其实偏爱武艺,虽说如今还在读书,但已经确定将来是要走武举的。

从湖山县来的四个孩子倒是都想读书,不过论天赋的话还是刘季显更加出众一些,心思也通透,反观苏家的三个孩子略逊一筹,但也各有各的专长。

在他们进京之后,苏凤章摸了底便跟他们畅谈过一次,让几个孩子考虑将来的道路,如今他们心底有数,反倒是不如进京时候那般发虚了。

苏赵氏坐在旁边一边喝茶,一边看着儿子教导孩子,眼底也露出几分笑意。

等孩子们都走了,苏凤章见她这般,便笑着问道:“娘,干嘛这么看着我?”

苏赵氏笑道:“只是觉得二郎会教孩子,也有耐心,这一点三郎可得好好学学,三郎媳妇都跟我告状了,说他对着孩子总是大小声,说不过孩子还要自己生气。”

苏凤章顿时笑道:“那两个小子也是调皮,等下次过来我教教三郎。”

苏赵氏瞧他心情十分不错的样子,又试探着问了一句:“二郎,你跟王爷现在如何了?”

苏凤章脸颊微微泛红,避开她的视线说道:“什么如何了,还不是跟以前一样。”

苏赵氏叹了口气,拍着他的手背说道:“二郎,如今你身居高位,娘其他的不担心,就是担心自己百年之后你身边孤单。”

“娘知道你要说刘能那几个孩子,可是孩子长大成人了都会娶妻生子,到时候他们自己有自己的家人,哪里能够时时刻刻的陪在你身边。”

“其实这些年过去,娘也想通了,你要做什么娘都不会反对。”

苏凤章心中对她这番话是感动的,便安慰道:“娘,你放心吧。”

苏赵氏笑了笑,又说:“王爷对我这个老太婆也照顾的很,不说那些灵丹妙药,每年送过来的绫罗绸缎珠宝首饰都不少,她待你也是真心实意。”

苏赵氏回顾自己的一生,恍然发现她这一生的荣辱都在次子身上。

曾几何时,她对这个儿子也多有忽略,那时候她有出息的夫君,聪慧的长子,对次子即使是疼爱,但终归不如长子那般看重。

谁能想到一晃多年,家中生出那么多的变故来,最后苏家的一切都寄托在凤章身上。

每每看到苏凤章忙得脚不沾地,苏赵氏便心疼不已,却也毫无办法,每当这种时候,她便会想到当年苏典吏的话,说这孩子机灵却不用到正道上,不过也无大碍,家里头有宗章在,作为小儿子凤章没出息也无事。

到了后来,她眼看着苏凤章越走越远,越站越高,不再担心他会不会出息这件事,反倒是牵挂起他的终身大事来。

苏凤章一直并未婚娶,大周从文武百官到草民百姓,对此都是百思不得其解。

甚至连看着苏凤章长大的白姨娘也对此十分不解,私底下偷偷问苏赵氏为何不劝着一些,不娶妻生子的话,年轻时候还好,等百年之后岂不是孤单。